毛伊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Mauisaurus haasti

毛伊龙(属名:Mauisaurus)是种蛇颈龙目,生存于晚白垩纪的新西兰,约6500万年前。毛伊龙是种大型蛇颈龙类,也许是该时代新西兰水域的最大型海生爬行动物。目前仅发现少量的化石,只有少数的保存良好或大部分完整的化石。新西兰的另一个蛇颈龙类是Tuarangisaurus keyesi,但与毛伊龙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叙述毛伊龙的身长为12米,是新西兰水域的最大型蛇颈龙类。颈部相当长,是蛇颈龙类中颈部比例最大的之一。如同其他蛇颈龙类,毛伊龙拥有修长的身体,以及众多的脊椎骨,允许它们做出灵活的动作。毛伊龙拥有两副大型鳍状肢,可使它们以高速度游泳,也可让它们短暂地爬到岸上。毛伊龙是种肉食性动物,它们嘴中的锐利、锯齿状牙齿可紧咬鱼类或鱿鱼。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鳍龙超目 Sauropterygia

目: 蛇颈龙目 Plesiosauria

科: 薄板龙科 Elasmosauridae

Cope, 1869

属: 毛伊龙属 Mauisaurus

Hector, 1874

种: Mauisaurus haasti

二名法Mauisaurus haasti

Hector, 1874

发现历史毛伊龙的化石被发现于新西兰的南岛坎特伯雷附近。这个地区发现了大约7个毛伊龙标本,大部分位于Waiarapa河附近。其中一个毛伊龙化石被发现正与另一只沧龙类打斗中。Mauisaurus gardneri是在1877年所叙述,稍后独立于毛伊龙,现在被认为是个疑名。

毛伊龙的名称来自于毛利人神话中的神只"Maui"。"Maui"使用鱼钩将新西兰从海床上拉起。种名是纪念发现者Julius Haast,他在1870年发现了第一个毛伊龙化石,并在1874年被叙述。

大众文化毛伊龙是新西兰当地的少数史前生物之一,因此常出现在该国的出版品上,例如一个1993年的邮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