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法

学历背景: 南京师范大学理学学士(物理);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日本京都大学硕士,博士。
近期学术论文:
2008年
1、最高裁4.27判决における解釈の一贯性问题について《法律时报》(日本评论社)80巻4号(2008年4月)108-110页
2、中国における京都议定书のCDM実施、北川秀树编「中国の环境问题と法?政策―东アジアの持続可能な発展に向けて―」日本法律文化社(2008年3月)376-395页
3、外交保护的实体权利和程序问题 — 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中的战争遗留问题为素材,《中外法学》2008年第1期,135-158页
2007年
1、“Implementation of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in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nefit Sharing and Ownership of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Vol.1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259-284 (co-authored with Charlotte Streck)
2、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争点判定的变迁和中国政府的回应-- 兼论不干涉原则,《清华法学》2007年第4期,96-120页
3、 环境保护における予防原则の意义と问题点――中国の视点《世界法年报》2007年第26卷,62-98页
2006年
1、 “The Riddle of “Inalienable Right" in Article IV of the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Intentional Ambiguity”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647-662
2、“State Practic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3-2004)” Asian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1, Kluwer Law, 2006,pp.149-156。
3、 中日东海争端中自然延伸原则的重要地位―基于权利和划界规则之间关系的视角《政法论坛》Vol.130, 2006, 107-117页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习惯法的认定与自然延伸原则―兼评日本国际海洋法学说中的“自然延伸后退论”,高之国、张海文编《国际海洋法的理论实践》(海洋出版社,2006),46-60页
5、国际环境法中的预先防范原则:从习惯法认定角度的考察《中国国际法年刊》(2006年),108-131页
6、 日本国际法学界大陆架划界问题的文献和观点初探《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第2期,31-41页
其他文章及链接
1、 构筑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价值观 推动共通法理认同《法制日报》2007年9月17日
2、 北极“争夺战”背后的国际法意义《法制日报》2007年8月13日
3、 日最高院判决刻意模糊参拜性质 《法制日报》2006年6月30日
4、“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n Encyclopedia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3 vols., ed. Thomas Leonard.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pp.831-32.
5、 中国迎候“后京都时代《南方周末》2004年12月2日
二:华中农业大学产业开发处处长张新军,男,1955年10月出生。湖北省黄梅县人,大学,中共党员。华中农业大学产业开发处处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康思农蜂业科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蜜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校产业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养蜂学会副理事长、执行主席。
1978年9月至1979年3月参加湖北省委驻房县工作组。

1979年3月至1983年9月在华中农业大学遗传学教研室任技术员。
1983年11月至1985年10月参加农业部世界银行贷款引进设备项目驻上海口岸接机组任组员。
1985年10月至1992年元月华中农业大学计财设备处、设备处任助理工程师、副科长、工程师、科长。
1992年2月至1995年11月参加国家科委驻大别山红安科技扶贫开发团任副团长。
1995年12月至2002年2月任华中农业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2002年3月至2007年任华中农业大学产业开发处处长,高级工程师,康思农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在科技扶贫开发中,主持国家科委大别山科技扶贫重点项目——蜂产品开发,并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科技产业开发中主持研制开发的康思农蜂胶片经过功效成分检测与功能性试验,于2005年2月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批文。
2006年主持开发的玫瑰花粉片取得成果。
自1998年以来,张新军先后主持开发了三十多个品种的蜂产品。曾被农业部评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教育科研项目执行和管理先进个人”。在湖北省大别山科技扶贫中,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北省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连续两年获香港学者协会颁发的“振兴科技扶贫奖励基金”奖励和证书。
1999年被评为华中农业大学“十佳”先进个人。多次参加过国家会议和海峡两岸学术会议,并在国际国内会议发表多篇论文。
自1992年以来,在养蜂界先后发表科技论文20篇,获省级优秀自然科学论文奖2篇,获全国学会、省级学会优秀论文奖6篇。
2002年~2008年长期开展神农架地区中华蜜蜂的研究,编写了《中蜂技术与现代管理》及《中华蜜蜂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教材,培训1500多人次。
2002—2008年度发表学术论文与培训教材目录
2002年:
1、闵杏枝、张新军 《食用蜂产品几大误区诠释》2002年2月No.19《蜜蜂杂志》
2005年:
2、张新军 沈孝兵 丁先竞 肖汉涛 《瑞博·康思农蜂胶片对小鼠细胞、体液、巨噬细胞免疫力影响》2005年第5期P6~8 《中国养蜂》3、张新军 《打造强势品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2005年第8期P30~31 《中国蜂业》4、张新军 沈孝兵 《瑞博·康思农蜂胶片对小鼠B细胞生成抗体的影响》2005年第10期P2《蜜蜂杂志》5、潘冬梅 张新军 《法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2005年第10期P87~89
2006年:
6、王应祥 张新军 《KSN蜂胶片对动物器官毒性试验及病理学试验的研究》2006年9月P7~9《养殖与饲料》7、张新军 王应祥 《加强全员质量管理是品牌提升的重要基础》2006年8月P97~100《农业院校产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8、张楚河 张新军 《华中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现状及其对策》2006年8月P47~50《农业院校产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9、张新军 王应祥等《神农架蜜粉源植物优势与养蜂业发展对策》2006年第10期P10~12《蜜蜂杂志》10、张新军 王应祥 《蜂胶片对动物的急性毒性试验与遗传毒性试验研究》2006年第5期P11~12《中国蜂业》
2008年:
11、台湾农业与养蜂业的印象 2008年3月郑州 中国养蜂学会年会学术交流论文12、中蜂技术与现代养蜂 2008年7月~8月神农架林区中蜂技术培训班教材13、中华蜜蜂病虫害防治 2008年7月~8月神农架林区中蜂技术培训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