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符玉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刻符玉璧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世纪-前23世纪)的作品。径26.2厘米。1989年出土于浙江省余杭县安溪乡。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玉质青灰色杂有深绿色斑点。厚1.2厘米,制作规整,琢磨精良,器形匀称。中孔为两面对钻,孔径4.2厘米。玉璧周缘略作凹面。玉璧两面均浅刻阴线图符。一面为略作凸字形的外框,框内刻有似鸟似龟的纹样,高2.4厘米。类似的图符在美国弗利尔艺术馆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良渚文化玉璧上亦有发现。另一面刻有长条形的工具或武器形象,高3.25厘米,这种图符仅在此玉璧上一见。此璧为良渚文化玉器中罕见的珍品。

这是1993年中国文物精华展的参展文物之一。这次展出汇集了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自新疆、冬迄于海的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是从新石器时代至本世纪初年的文物精华荟萃。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