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仙岛秧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鹤形目 Gruiformes

科: 秧鸡科 Rallidae

属:田鸡属Porzana

种: 雷仙岛秧鸡Porzana palmeri(Frohawk, 1892)

雷仙岛秧鸡(Porzana palmeri)是一种生活在西北夏威夷群岛的雷仙岛上的秧鸡。它们因野兔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失去栖息地,最终灭绝。它们的种小名是以为罗思柴尔德(Walter Rothschild)搜集了雷仙岛秧鸡标本的帕尔默(Henry Palmer)而命名的。

描述及分布

雷仙岛秧鸡是细小的鸟类,只长15厘米,并不懂得飞行。尾巴及双翼只分别长2.5厘米及5.4厘米,并只有8条主羽。喙长1.8厘米,脚发展良好。它们的身体比例像南美田鸡属。

雷仙岛秧鸡比它们的近亲小秧鸡较为浅色。它们的面部、颈部、胸部及眉都是呈中灰色,背部、双翼及头顶都呈淡褐色,除了双翼外羽轴都很明显。肩膀及两侧的羽毛呈沙褐色。下身及尾羽呈黑色间。脚及喙都呈橄榄绿色,瞳孔呈红宝石色。雄鸟及雌鸟相似。雏鸟全身呈黑色,喙呈黄色,未成熟的幼鸟下身则呈淡褐色。

雷仙岛秧鸡是雷仙岛的特有种。虽然有很多纪录指在夏威夷群岛发现不能飞的秧鸡,但大多都是一些已灭绝的物种。另一个在利西安斯基岛发现的纪录则可能是一种迁徙的秧鸡,或是与雷仙岛秧鸡平行演化的不同的物种。但是根据利西安斯基岛的荒芜,则很难作出定论。(Olson & Ziegler, 199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