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滑稽王小毛》,上海滩人人皆知。
《滑稽王小毛》是滑稽戏和广播剧的结合,既有广播剧各种手段,如音响效
果运用、音乐渲染烘托、时空推移转换、解说旁白穿插,同时处处表现滑稽戏个
性,如音响效果往往是夸张的,音乐多是喜剧色彩的,时空变化是戏曲化了的,
等等。《滑稽王小毛》的情节是快节奏而粗线条,每一集都好似一幅简洁、传神
的漫画,采用系列小品框架结构,以王小毛人物形象贯穿,每集独立成篇,有时
互相关联,分合皆有,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戏剧频率、文艺频率主编葛明铭,是《滑稽王小毛》的编
导,谈及此剧,他那眼镜片后的一双不大的眼睛却放射出兴奋的异彩。《滑稽王
小毛》创办于1987年5月11日,截至2002年年底,已播出1000多集系列小品和805
期“王小毛信箱”。王小毛是个既有当代青年共性,又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
他热情善良、耿直诚实,憨厚中不失聪明,机灵中又寓纯朴;他助人为乐又嫉恶
如仇,总是以独特行为方式去匡正时弊、扶正祛邪。王小毛作为一个平凡普通青
年,不是完美无缺的,他的缺点和不成熟使其在生活中常常闹出笑话,正是这样
,听众才觉得王小毛可亲可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15年来,《滑稽王小毛》坚
持寓教于乐,弘扬社会正气,宣传精神文明,内容涉及家庭伦理、社会公德、职
业道德、遵纪守法、扬善惩恶等诸多方面。15年来,葛明铭收到10多万封听众来
信,大力赞扬《滑稽王小毛》塑造了一个有理想、有道德、讲文明的新上海人形
象。
20多年前,葛明铭还是一个为一天挣8角钱而摆弄浆糊硬纸板的街道工厂青
工。他所在工厂坐落在一个居民大院内,是上海滩典型的72家房客缩影。虽说嘈
杂喧嚣,但葛明铭总能从中听到一位中年妇女脆亮、亲切、厚爱且韵味十足的“
小毛哎———乖乖”这句苏北话。然而,就这极为平常的呼唤,竟唤出一个血肉
附身、大众喜爱的广播明星王小毛来。
通过电波,人们熟悉王小毛,肯定王小毛,喜欢王小毛,祝贺《滑稽王小毛
》成功播出的信件,如同雪片飘落在葛明铭办公桌上。葛明铭深为感动,决心回
复每一封听众来信,感谢听众的支持。但是,两个星期后,他已力不从心,只好
取消先前许下的诺言,因为潮水般的来信堆满了他的办公桌和抽屉,以致因工作
量猛增,收发室小伙子抱怨葛明铭办了个什么鬼节目,会使这么多听众着魔中邪
。《滑稽王小毛》初创时便一炮打响,成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收听率最高的名牌
节目,在上海市统计局每月一次收听率调查表上,荣获“十连冠”。15年来,收
听率一直名列前茅,并荣获众多奖项。《滑稽王小毛》自1995年在国际互联网上
开设网络版后,成了我国第一个登上互联网的广播专栏节目。
永不停息的采、编、导、播、录,使得葛明铭无法正常休息,每年法定休假
总是放弃。王小毛角色有好几位演员轮番上场,而葛明铭只能和“王小毛”们车
轮大战。疲倦时,他难免胡思乱想,想让王小毛远渡重洋,宣告王小毛出国去了
,或者干脆让王小毛在一场车祸中一命呜呼。然而,这样的安排,听众不会同意
,葛明铭心中是非常清楚的。其实,这永远长不大的王小毛一直是葛明铭的宠儿
,在王小毛身上,葛明铭倾注了太多的心血,王小毛的形象里有着葛明铭的身影
。
如今,《滑稽王小毛》不仅上了国际互联网、上海中学生报上开设王小毛俱
乐部专栏,而且还经常走上荧屏,由其引伸出的火花、连环画、CD、VCD、纪念
卡等成了热门的收藏品。《滑稽王小毛》在广播之外,还有着一个十分广阔的天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