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源污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陆源型污染和海洋型污染、大气型污染,构成海洋的三大污染源。陆源污染物质种类最广、数量最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最大。陆源污染物对封闭和半封闭海区的影响尤为严重。陆源污染物可以通过临海企事业单位的直接入海排污管道或沟渠、入海河流等途径进入海洋。沿海农田施用化学农药,在岸滩弃置、堆放垃圾和废弃物,也可以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

我国是《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污染全球行动纲领》(GPA)的参加国之一。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及河口区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程》、《陆源排污口邻近海域监测技术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陆源污染防治进行了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