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年-一月雍正帝
1月1日,雍正帝连续颁发了十一道训谕,对文武百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内容如下:告诫总督,身为封疆大吏,乃澄清吏治之本,应竭忠尽职,不负皇恩。告诫巡抚,绥辑兆民,乃抚臣之责,应同心协力,以尽职守,不得贻害地方。告诫督学,身为学官,须廉洁持身,精勤集事,更要启迪士子人品端正。告诫提督,要倡率将弁,简任卒伍,整理器械,操练技勇。告诫总兵官,要以宁谧地方为念,且应文武辑睦,军民调剂,各得其平。告诫布政司,职居方伯,责任重大,自当益矢公忠。告诫按察司,既要严刑立法,又要执法公正。告诫道员,职居协理,各有专责,凡事应亲身经历,以杜营私舞弊之陋规。告诫副将、参将、游击等官,虽身居偏禆,亦应预定练兵之法,亲校骑射,严试技勇,洁己律公。告诫知府,既为督抚监司之耳目,又为州牧县令之表率,承流于上,宜化于下,必须廉洁自持,屏绝贿赂,奉公尽职。告诫知州、知县,身为亲民之官,乃吏治之始基也,品秩虽卑,职任甚重,务以爱民为先务,周察所属,安辑乡里。这十一道上谕反映了雍正帝整顿吏治的决心,揭开了雍正朝整顿吏治的序幕。
1月12日,伦敦国立剧场初次演出亨德尔的歌剧《奥德萨》。
1月16日,为给八旗子弟以进身之阶,雍正帝下令恢复,重设翻译科。
1723年-三月3月,法国又打败了荷兰,掳掠了全部财物,并于6月全部烧毁了城堡,放弃撤走了。
1723年-四月4月,清政府开始实行摊丁入地政策。摊丁入地,又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是雍正朝开始向全国抢先的一项赋役制度的改革,旨在改变丁税的征收方法,即将丁银摊入地亩一起征收。
1723年-五月5月,罗布藏丹津召集青海诸台吉会盟,宣布各部恢复原有称谓,不再使用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等清朝封号,他自称达赖洪台吉,总领各部,正式发动叛乱。
1723年-六月6月,雍正帝发现有的太监在打扫时,拿着笤帚从宝座前昂头而过,丝毫没有敬畏之意,于是定下规矩,凡有御座地方,太监要以恭敬之心,急走过去。
1723年-七月7月11日,两浙巡盐御史噶尔泰上奏折请求仿乐户例削除绍兴府属八邑之惰民丐籍。
1723年-八月8月17日,雍正帝在召见文武大臣时,宣布了他所设想的秘密立储方法。
1723年-十月10月19日雍正帝因考虑到“国家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必人品端方,学问醇粹,始为无忝厥职”,于是下令:“将来拣选庶吉士,朕将亲加考试。”
1723年-十二月12月4日,雍正帝批准了佛格等人的请求,正式设置刑部现审司。现审司分为现审左司、现审右司,统称现审司,专门输在京八旗命盗案件,以及皇帝特交各衙门案件。
1723年-出生1月,保尔·霍尔巴赫生于德国帕拉蒂拿特的平民家庭。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国百科全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祖籍德国,原名保尔·亨利希·迪特里希(PaulHeinrichDietrich)。
1月7日,巴里斯威·纳拉扬·沙阿(Prithvi Narayan Shah)出生,1768年9月25日创建沙阿王朝,1768年9月25日~1775年1月11日间在位。
5月4日,池大雅生于京都。日本画家、书法家。他和与谢芜村同为日本文人画代表人物。1767年4月13日卒。姓池野,幼名又次郎,名勤、无名,字公敏、贷成,号霞樵、大雅等。其父早亡,其母对大雅教育极为热忱。
6月5日,亚当·斯密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
1723年-逝世列文虎克
汪士鋐逝世,汪士鋐(1658——1723),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会元,官中允。书法与姜西溟(宸英)称姜汪。得执笔法,书绝瘦硬颉颃张照,诸子莫及。
王鸿绪逝世,王鸿绪(1645——1723),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广心子。康熙十二年(1673)榜眼(一作探花), 官至户部尚书。精鉴赏,收藏书、画甚富。书仿米芾而失其秀润之气,学董其昌腴润有致,但不免弱。卒年79。
5月23日,仁寿皇太后丑刻死亡。仁寿皇太后从病到死,仅十几个小时。
8月27日,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逝世。列文虎克在1675~1683年中,用显微镜首次发现了轮虫、滴虫和细菌。
1723年-杂谭逸事万泉民变:雍正元年(1723)冬,山西省万泉县发生了起农民反抗官府压迫的事件。该县知县瞿某横征暴敛,鱼肉乡里,致使广大农忆忍无可忍,终于聚集几千人,直捣县城,抗议瞿某的暴政。瞿某闻讯,惊惶失措,下令关闭城门,愤怒的农民冲破城门,闯入县城。瞿某见势不妙,携带幕僚、家奴越墙逃跑。农民们一举焚烧县衙。山西巡抚诺岷闻讯,一方面向朝廷参劾瞿某,一方面令平阳知府董绅擒拿为首者。董绅调集绿营兵和民壮二百人去乡村拘捕,面对官兵,农民们被迫拿起刀枪,经过一场激战,官兵几乎全部被杀死。这时,董绅不得不亲自出面,来到农民中间,他发誓不伤害百姓,只要交出三个人来,此事即可完结。他还亲自写了文书,保证对交出的人也不加杀害,这样,才算把事态平息下去。
1723年-参考资料[1] 中华农历网 http://www.nongli.com/item3/index.asp
[2] 中华博物网 http://www.gg-art.com/history/hcontent.php?dynastydetailid=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