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称:Timbre
指同时演奏几种不同乐器时发出的声音。它着重于同时演奏的乐器数。
如何实现一轨多音色在Overture中的如何实现一轨多音色
在overture 中之所以能够实现一轨多音色,是因为overture 有“声部(Voice)”的概念,就是说,同一个音轨(chn)最多可以有8个声部,也就是说,一行乐谱可以有8种乐器(音色)。另一方面,这8个声部还可以分配到不同的音轨(chn)中。声部”的个数在可以在“音轨窗口”中的“Voices”列设置。实际上,这里说的是“一行乐谱出现多种乐器音色,并非一个音轨(chn)多种乐器音色”。现在就以小提琴拉弦音效换成拨弦音效为例,说明如何将在同一音轨(同一行乐谱)中实现不同音色。有如下几个步骤:
(1)、把拨弦的音符和拉弦的音符输入到不同的声部,分声部输入时,分别用快捷键ctrl+0、1、2、3......8在“全部”及1~8声部间切换。比如:拉弦为声部1,拨弦为声部2。
(2)、在overture中打开“音轨窗口”(ctrl+shift+T),点最左边的数字列中的小三角,展开各个声部,拉弦声部1分配为chn 1,拨弦声部2分配为chn 2。
(3)、标注演奏记号。我们知道,拨弦的演奏记号在“表情记号”中(expr工具),是记号是“pizz”,拉弦的记号是“arco”,这时,通过编辑“表情记号”的属性来实现音色转换。双击pizz,弹出“表情记号”对话框,点“程序变换”后面的下拉菜单,选择“pizzicato strings”,然后“回放声部”后面的下拉菜单中选“Voice 2”,确定,就完成了拨弦的设置。同样,双击“arco”,“程序变换”后面的下拉菜单,选择“Violin”,“回放声部”后面的下拉菜单中选“Voice 1”,确定,就转回到拉弦了。
以上说的是单纯用overture将拉弦、拨弦音效在同一音轨中来回变换。安装ORCHESTRAL插件后,需要将各chn的音色与上述步骤(2)中一致,如:chn 1的音色定为Violin,chn 2的音色定义为Violin pizzcato。
合成器的多音色合成器或者声音发生器能够产生的不同声音一般用配音(patche)、指令(program)、算法(algorithm)、声音(sound)或者音色(timbre)来表示。现代合成器通常使用指令号(program number)来表示它们产生的不同声音。使用指令号(program number)或者配音号(patch number)来指定想要获得的声音(sound)。例如,一个声音模块可使用配音#1(patch number 1)来产生钢琴声,配音#36(patch number 36)产生低音弦乐器声。配音号和声音之间的对关系称为配音映射(patch map)。一个MIDI Program Change(MIDI指令变化)消息可用来告诉在给定通道上正在接收消息的设备要使用新的乐器声。例如,使用指令号36的数据字节(见附录1:General MIDI program number)并通过发送一个MIDI Program Change消息,音序器可在通道4上设置演奏低音弦乐器声(fretless bass sounds)。
如果一个合成器或者声音发生器能够同时产生2个或者2个以上的不同乐音,就说这个合成器或者声音发生器是多音色(multi-timbral)的。例如,如果一个合成器能够同时演奏5个音调(notes),就说它是多音调的(polyphonic);如果一个合成器也能够同时产生钢琴声(piano sound)和低音(bass sound),就说它是一个多音色(multi-timbral)合成器。如果有24个音调(同时播放24个音符)并且是6种音色(同时产生6 种不同音色)的一种合成器或者声音模块,它可合成6种管弦乐队的声音。音序器可把钢琴部分的MIDI消息发送给通道1,低音部分的MIDI消息发送给通道2,萨克斯管部分的MIDI消息发送给通道3,鼓声部分的MIDI消息发送给通道10,等。一个多音色合成器(multi-timbral synthesizer)的多音调(polyphony)通常是动态分配的。在上面的例子中,例如5种声源可用于钢琴,2个声源用于低音,一个用于萨克斯管,6个声源用于鼓乐,剩下10没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