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水产大学教授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水产养殖系副主任,设施渔业研究室主任。1968年10月出生,四川省资阳市人。1991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9-11月,在日本BICOM株式会社进行“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和大型水族馆系统的工艺设计及优化,养殖水处理新技术与新工艺,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养殖污染生态调控技术。
一、主讲课程
1.水族馆创意与设计(本科生课程)
2.湿地生态工程(本科生课程)
3.实验生态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4.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硕士研究生课程)
二、科研项目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淡水鱼工厂化养殖关键设备集成与高效养殖技术开发,2006年—2008年,第二主持人。
2.上海市农业“四新”推广项目:循环水工厂化名贵鱼类常年繁殖及中间培育的生产技术开发,2005年—2007年,第二主持人。
3.上海水产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漠斑牙鲆淡化养殖技术研究,2007年—2009年,项目主持人。
4.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水珍品工厂化养殖与经济作物水栽培综合生产技术研究,2000年—2003年,第一参加人。
5.国家九四八项目:BICOM陆基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2001年—2004年,第一参加人。
6.上海市西部开发科技合作项目:超高密度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2001年—2004年,第一参加人。
7.上海水产大学校长基金项目:鱼类集约化养殖水处理技术及合理配置的研究,2000年—2003年,第一参加人。
8.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外合作交流项目:三峡现代渔业基地建设及示范,2002年—2004年,第一参加人。
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2002年—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三、技术服务项目
1.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委托项目:澳洲宝石鲈及漠斑牙鲆的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2006年,第一完成人。
2.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委托项目:伊犁河设施渔业示范基地的总体规划与工艺设计,2002年,第二完成人。
3.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委托项目:鲟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设计,2006年,第一完成人。
4.云南省红河州创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项目: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设计,2001年,第二完成人。
5.浙江新昌现代水产发展公司委托项目:浙东现代渔业科技园区规划及工艺设计,1999年,第二完成人。
四、论文及著作
[1] 车轩,罗国芝,谭洪新,吴嘉敏,蒋燕,齐巨龙,孙大川. 脱氮硫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反硝化特性研究, 环境科学,2008,29(10): 2931-2937.(EI收录)(通讯作者)
[2] 齐巨龙, 谭洪新, 罗国芝, 吴嘉敏, 孙大川,车轩,黄霞峰. 盐度梯度驯化法构建海水生物过滤器硝化功能,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4(增刊1): 20-23.(通讯作者)
[3] 罗国芝,谭洪新,朱学宝. 闭合循环水产养殖车间水处理核心单元的处理效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 23(1):68-72.
[4] 齐巨龙, 谭洪新, 孙大川, 罗国芝, 吴嘉敏, 车轩. 低温条件下水芹对水体氮、磷的静态净化研究, 渔业现代化,2008,35(3):6-10.(通讯作者)
[5] 张海波,吴嘉敏,谭洪新,王兴强,阎斌伦. 溶菌酶和抗菌肽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海洋科学,2008,32(6):61-65.(通讯作者)
[6] 谭洪新,刘艳红,周琪,杨殿海.添加碳源对潜流+表面流组合湿地脱氮除磷的影响,环境科学,2007,28(6):1209-1215.(EI收录)
[7] 谭洪新,刘艳红,周琪,杨殿海.新建组合填料潜流湿地脱氮除磷研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7,16(1):73-78.
[8] 车轩,吴嘉敏,谭洪新,罗国芝,齐巨龙.自养反硝化研究进展及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渔业现代化,2007,1:13-14.(通讯作者)
[9] 谭洪新,周琪,杨殿海.页岩-钢渣组合填料湿地强化脱氮除磷研究,环境科学,2006, 27(11):2182-2187.(EI收录)
[10] 白志毅,谭洪新,罗国芝.淡水闭合循环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和个体大小对漠斑牙鲆幼鱼生长的影响,现代渔业信息,2006,21(7):14-17.
[11] 冯是良,罗国芝,谭洪新.不同盐度下宝石鲈生长性能研究,水利渔业,2006,26(5): 29-31.
[12] 谭洪新,周琪. 湿地填料的磷吸附特性及潜流人工湿地除磷效果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2):353~356.
[13] 李辉华,朱学宝,谭洪新等.闭合循环系统中固定化活性污泥降解氨氮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1):16~18.
[14] 罗国芝,孙大川,冯是良,谭洪新.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生产过程中生物过滤器功能的形成,水产学报,2005,29(4):574~577.
[15] 罗国芝,吴红星,谭洪新等.闭合循环养殖车间HACCP体系的建立,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5,14(2):143~148.
[16] 谭洪新,刘艳红,朱学宝等.闭合循环水产养殖—植物水栽培综合生产系统的工艺设计及运行效果,水产学报,2004,28(6):689~694.
[17] 罗国芝,谭洪新,朱学宝.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生物过滤器的水处理效果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34(2):203~208.
[18] 谭洪新,周琪,朱学宝. 泡沫分离-臭氧消毒装置的水处理效果研究,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987~990.
[19] 刘艳红,谭洪新,罗国芝.日本闭合循环水产养殖业的技术现状及特点, 水产科技情报2003,30(3):128~129.
[20] 刘艳红,罗国芝,谭洪新,朱学宝.在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养殖高体革鯻的效果,2003,12(2):130~134.
[21] 谭洪新,胡煜昂,梅志平.鱼池生态系统中影响浮游细菌生长制约因素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95~100.
[22] 谭洪新,罗国芝,朱学宝等.水栽培蔬菜对养鱼废水的水质净化效果,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1,10(4):293~297.
[23] 谭洪新,朱学宝,罗国芝.闭合循环养殖系统中构建藻皮净化装置的初步研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1,10(3):276~278.
[24] 罗国芝,刘艳红,谭洪新,朱学宝.新建海水生物滤器接种培养的研究,农业环境保护,2001,20(6):443~445.
[25] 李辉华,谭洪新,罗国芝等.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闭合循环养殖系统水处理中的应用,水产科技情报,2001,28(2):51~54.
[26] 谭洪新,胡煜昂,梅志平.细菌利用溶解有机质(DOM)的研究,水生生物学报,2000,24(3): 271~281.
[27] 谭洪新,罗国芝,朱学宝等.臭氧在水族馆水处理中的应用,水产科技情报,2000, 27(1):3~10.
[28] 朱学宝,谭洪新,罗国芝. 封闭循环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净化系统的技术构成,内陆水产,2000,10:22~25.
[29] 谭洪新,施正峰, 朱学宝.中华鳖幼鳖摄食能量收支及利用效率,水产学报,1999.23(增刊):57~63.
[30] 罗国芝,谭洪新,朱学宝等. 泡沫分离技术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水产科技情报,1999,26(5):202~206.
[31] 谭洪新,施正峰,朱学宝. 水生龟鳖类能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8,7(3):238~244.
五、科技奖励
[1] 200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循环水工厂化淡水鱼类养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2] 2006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设施渔业水处理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3] 2006年度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第一完成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
[4] 2005年度上海水产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工艺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