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西先导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承担着国家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道路的重任。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成立大河西先导区。

发展目标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力争在2010年前实现“拉开道路框架,形成承载功能,拓宽产业优势,展现新城雏型”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设成为“两型社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

三个层级区域范围

根据《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区域范围规划区总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括三个层级。

一是规划区,包括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含浦镇、坪塘镇、莲花镇、雨敞坪镇、乌山镇、黄金乡、白箬铺镇、雷锋镇、高塘岭镇、星城镇,以及宁乡县的夏铎铺镇、金洲乡、历经铺乡、玉潭镇、城郊乡,用地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二是核心区,包括岳麓区、高新区和望城县的含浦镇、坪塘镇、雷锋镇、黄金乡、星城镇、高塘岭镇,用地总面积约570平方公里。

三是起步区,包括岳麓区的滨江新城、岳麓山景区、含浦镇、坪塘老工业区、高新区等,用地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四区、三带”产业总体结构

四区分别是黄金都市农业与农产品精加工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文化产业区、高星综合功能区。

三带为金洲配套产业带、岳麓山人文生态旅游带、湘江西岸创新创意产业带。

先导区建设“三步走”

第一步,起步阶段(2008—2012年),核心区骨架基本拉开,起步区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

第二步,快速发展阶段(2013—2020年),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核心区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

第三步,成熟发展阶段(2021—20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带动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先导区基本建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