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铃山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文成县境内。公园内分别有铜铃峡景区、高坝飞虹、斗潭、鳄鱼潭、白郎漈、龙潭、孝竹滩、白鳍豚、钻山牛、灵崖、十二埕、银坑洞、虎口二瀑、壶穴潭、飞龙沟等景点。分别介绍如下:
【铜铃峡景区】峡谷宽处百余米,狭窄处四五米。两旁茂密的半原始阔叶林盖地。林中百鸟争鸣,一年四季,繁花似锦,野果累。谷中碧潭、奇岩、秀滩目不暇接,令人拍案惊奇。
【高坝飞虹】在铜铃山峡入口处,一湖面积约4平方公里,湖水碧绿。有坝高80米,溢洪闸开启时,二十余米宽的水帘奔腾而下,如云海垂泻,万马奔腾,震撼峡谷;阳光下,百虹悬空,壮观至极。
【斗潭】从深山蜿蜒而出的五龙坑汇于潭口。坑口潭头外,有岩状如怪兽;潭旁有一岩洞;潭品余米处,巨岩成闸,形成岩门。传说,近旁的砂加坪村有一纪姓师公,垂钓于头斗潭,钓来成桶的红鲤、黑鲤。鲤鱼提回家时,顷刻成一桶树叶。师公屈指一算,知是一妖怪与自己作对,便在家中摆上香案,吩咐妻子,他走一小时后,在北京市金鼓密催,斗灯米密撒,助他
与妖怪头法。妻子贪玩且健忘,纪师公一走,去串门忘了归家,师公民妖怪一场恶战,缺少金鼓助威,神兵助阵,虽终制服妖怪,却精力丧尽,一命呜呼,斗潭因而得名。
【鳄鱼潭】距斗潭四十余米处。清澈见底的潭面,一石如鳄鱼从水中探出脑袋,圆睁着眼球,窥视着四围。潭旁还有许多水类动物在戏水。潭旁有巨岩,岩坛上可坐数十人。鳄鱼潭上首,还有长方形深潭,人称方潭。鳄鱼潭和方潭中,鱼穿梭畅游,坐于岩去垂钓,可谓一绝。【卧狮岩】鳄鱼潭外有一石,象一只雄狮静卧于碧绿的溪旁,沉醉于青山经水之间,人们称之卧狮岩。卧狮岩后山梁,当地人称五叶莲花山。相传为女祸五叶莲花宝座弃此而成。
【龙潭】鳄鱼潭之水潇潇洒洒,前行八十余米,附下石壁,瀑流如帘,飘飘扬扬,瀑下是龙潭。潭很深,且很大,碧绿的水倒映着潭壁上的古树、古藤和两岸青山五彩缤纷的树木花果。潭前有一小桥连接两岸。深潭、流水、小桥、古藤、老树、野果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水墨画。
【白郎漈】龙潭边的山峡内,一水从89米漈头泻下在岩石中迥旋而出,再奔下15米的绝壁,气势颇为壮观,人称白郎漈。相传,白郎为后母歧视,责其每天到山峡打柴。白郎与龙女从相遇到相爱,在铁拐李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白郎漈由此得名。
【孝竹滩】龙潭外,峰回水转,豁然开朗,一个长数百米,宽六十余米的大滩呈现眼前。滩旁长满竿如拇指大,高2米余的小竹,叫教顺竹。此竹出小笋时,顶部老根部嫩,人叫杵笋。相传一大荒年,人们挖尽了野菜和草根,一孝子祷求老天母命,老天见怜,令这一带小竹出笋,以救饥民,故称孝顺竹。但恶媳妇虐待婆婆,嫩的笋顶自己吃,老的要部给婆婆吃。老天发怒,令小竹笋顶部先老,以惩罚恶媳妇。从此,小竹笋背上个"忤逆笋"的恶名。滩旁山上还有双猿岩、卧牛山、白狼处诸景。
【白鳍豚】在孝竹内。一石自滩中的沙石中探出头和身来,状如一只白鳍豚,故名。
【钻山牛】滩左侧,巨峰拔地而起,似有一牛钻进巨峰,只留一屁股在外,欲进不能,欲退无路。若用耳巾壁细听,灵性之人还能听到牛"哞哞"的叫声。
【灵崖】孝竹滩右侧山上,一崖耸立,从一侧看象个公鸡头,从另一侧看象个将军,再从另一方向看,又似驼峰,们称为灵崖。灵崖稍上有一崖,如观音娘娘立于浩浩长风之中,人称观音崖。
【十二埕】(十二葫芦潭)孝竹滩口忽地收紧,碧水从滩口的巨石堆中穿梭而下,注入100余米长,四米宽的窄峡,天如一条飘带。峡旁为S形连环石壁,光滑如磨,鬼斧神工,佳景天成。峡内一串大小不等的圆形深潭,形如酒埕,口啵中大底小,人称十二埕。相传早年一龙女欲嫁凡间,龙王大怒,将其困于这深山龙潭以示惩罚。铁拐李云到此,见状抱不平,要助龙女腾出这深谷,遂其婚嫁之愿。龙女长叹:父王在前面峡内布下十二龙门,又用龙宫珍宝招魂铜铃化作百丈巨崖镇着峡口。铁拐李将葫芦抛出,顿时飞沙走石,昏天黑地,葫芦砸开十二龙门。铁拐李又暗用移山倒海之法将招魂铜铃移向别处。龙女终于腾出龙潭,吐龙珠于潭口,脱龙鳞于长滩,冲开十二龙门而云。铁拐李砸十二龙门时用力过猛,故留下了十二个葫深潭。
【虎口二瀑】十二埕口,状如考虑张开的血盆大口。水从十二埕口下,直入十余米高的崖潭,称为虎口一瀑。崖潭之水复出直下30余米绝壁成虎口二瀑。抬头望,瀑口两旁是直耸云天的悬崖峭壁。
【壶穴潭】虎口瀑下,是一圆形深潭,深潭口小中大。潭水碧绿,深不见底。潭外立着一块十余米高、数米宽的石屏;潭旁近百米高的岩壁,长满古藤古树,堪称一绝。风景名胜专家、北京大学谢凝高教授称壶穴潭为天下特景。
【银坑洞】壶穴潭外右旁悬崖峭壁有一石洞,口高3米,深难测。据传此洞由宋代采银者开凿,附近仍遗存有石磨盘、踏碓、捣臼、洗银石槽。一九八三年,湖南一老翁曾在此洞捕猴子15只。
【飞龙沟】虎穴潭外,碧水淌过光滑的石滩,滩底赤石成片,阳光下,随着水波纹的晃动,如道道碧血流淌。相传龙女冲出十二龙门,浑身鲜血淌于滩而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