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北御匈奴,“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这就是有名的秦直道,它由大将蒙恬监修,数年而就。
秦直道长1800里(合今1400余里),南起云阳秦林光宫(汉之甘泉宫),其遗址在今淳化县的梁武帝村,北到河套九原郡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
直道从云阳开始,经甘泉山子午岭北上,过旬邑县子午岭主脉黄陵县艾店“圣人条”、甘泉定边,然后向东北进入鄂尔多斯草原,过乌审旗北,东胜县西南,在今昭君坟附近过黄河,最后到达九原郡治,它是由秦都咸阳到九原郡最近的道路,军事上意义重大。
发现的秦直道最宽达50余米,转弯处最大半径50~60米,一般路宽30一40米,路基坚实夯打坚硬,坡度平缓,部分路面坡度仅为7度。陕北境内的直道,基本上是沿山梁而行,形成所谓的垭口,有的地方为取直捷则“堑山堙谷”修建道路,在甘泉县境就曾发现过为渡过洛河修桥时所留下的引桥桥墩痕迹,夯土层历历可见。
在直道沿途有众多的驿站馆舍,基本上接近于十里一亭的记载,同时,为配合始皇出巡的需要,还建有供其停驻的离宫别馆。1986年在旬邑县境子午岭上的秦直道遗址附近,发现了一座大型的秦代建筑遗址,距陕甘交界的“调令关”约1600--2000米,其所在山梁叫大古梁,遗址位于一片近四十亩的葫芦状险要台地上,占地约70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秦代建筑材料,残瓦碎片俯拾皆是,经调查试掘,发现保存有高约60厘米的隔墙,室内外地面先经夯打,然后用料礓石粉打磨光滑,非常坚硬。此遗址可能是秦直道上的离宫别馆之一。
直道修建的主要目的是北御匈奴,其次也促进了南北间经济的交流。它从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开始修建,到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死时已基本完工,在长达千余里的复杂的地形基础上,用简单的工具,在仅仅两年半的时间内,要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有人把它与举世闻名的长城相提并论是并不过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