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概况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学科研究范围根据国内需要及本学科在国际发展趋势,具体研究方向可归纳为:电路与系统理论,语、声和图像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专用电路设计,网络与滤波器理论及技术,VLSI电路与系统设计,信息与通讯系统和网络的设计,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功率电子学,非线性电路与系统,自动测试系统与故障论断,优化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
培养目标研究生应掌握数字、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理论及技术,电路与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信息与通信网络的理论与技术;在本研究方向有系统和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术;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具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在科研单位、生产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科技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1.现代电路理论及其应用
2.DSP与信号实时编码技术
3.嵌入式系统
4.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5.生物医学图像处理
6.智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7.信息网络与编码技术
或者分为
01智能图像处理、核心算法硬件设计与实现
02信号处理与仿真
03电子系统设计与仿真、DSP技术及应用
04嵌入式系统、图像获取、处理、压缩与分析技术
05 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
06数模混合电路与功率系统集成、设计自动化
07智能信号处理、信息融合、图像处理
08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
09 信息融合、图像分析与理解、智能信息处理
10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
11网络信息处理、Web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
12 电子设计自动化、嵌入式技术
13 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
14 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
15 智能测试与控制、微弱信号检测、系统集成与信息处理
16 智能信息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下一代移动网络安全技术
17 图像融合与图像处理、基于DSP的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18 图像多尺度几何分析
19 雷达信号处理、电子对抗技术、系统仿真和模拟
20 智能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21 智能信号处理
22 新一代通信网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23 信息安全与信息对抗
24 图像处理、电子系统设计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25 自然计算、聚类分析、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
26 电子对抗技术、电子对抗系统仿真
27 数据挖掘和进化算法
28数据挖掘与智能信息处理
29 电子对抗技术、信号处理与仿真
30 智能信息处理
31 数模混合信号处理与集成电子学
32 电子对抗技术、网络对抗技术
33 电子设计自动化、智能测试与控制
34 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分析
35 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
36 计算智能与混合智能系统
37 现代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
38 量子计算、进化计算和人工免疫系统及模式识别
39 自适应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
40 电子对抗、高速实时信号处理
41 电子系统集成、模拟功率电路设计
42 图像视频编码与传输
43 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网络信息处理与应用
44 可重构计算与专用指令集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
45 图像处理与理解、模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