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信息

书 名: 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作者:蔡立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509709528

开本: 16开

定价: 49.00 元

内容简介《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以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启动及其发展为背景,强调制度演进的整体变迁的视角.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进行系统的刻画,集中论述了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博弈过程、演进方式、变迁绩效,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原因、主体、路径等理论焦点问题进行考察,得出了一些新结论,对农村制度改革和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蔡立雄,1973年生,男,汉族,福建漳浦人,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龙岩学院副教授。2008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师从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并在他的指导下,开始全力从事制度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研究,先后在《经济学家》、《经济学动态》、《经济评论》、《改革》、《当代经济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光明日报》以及国研网、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等媒体全文转载;参编著作两部;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

图书目录序一 何炼成

序二 邹东涛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逻辑思路

二 相关概念

三 基本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11

四 主要研究方法

五 研究内容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制度经济学及其对农村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文献评述

一 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

二 制度的经济功能

三 制度产生与演化的逻辑

四 制度经济学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理论中的运用和发展

五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运用和发展

六 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市场化、价格差异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一 经济市场化及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二 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中介

三 在转型经济中,政府是制度变迁的第一驱动力和保障力量

四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的理论考察

第四章 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测度

一 现有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测度的研究评述

二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指标体系构建

三 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的具体计算方法

四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测定(1996-2005年)

五 2004年各地区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相对进程

第五章 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

一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二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第六章 中国农村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与制度选择

一 人的行为与制度的起源和变迁的一般描述

二 农地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的可能选择集与收益成本分析

三 中国农村经济主体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第七章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一 主要新制度经济学家关于制度供求的基本理论

二 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需求因素分析

三 诺斯和樊纲模型的改进与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分析

四 制度变迁理论的修正与补充

五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第八章 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变迁

一 农户间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二 市场化与中国农村传统的非正式组织的演进

三 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主要农村经济组织的变迁

第九章 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一 经济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二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绩效的基本描述

三 制度变迁与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四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解

五 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村反贫困

第十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场新的大规模制度变迁

一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的理论问题评述

二 经济市场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条件和原因

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四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育新农民、新组织

五 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分析

第十一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一 结论

二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