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侨
[宋]字惠叔,号回溪,兴化(今福建莆田仙游)人。状元,官至参知政事,赠太师,封郇国公。谥忠惠。善行草,着书衡。作有《书史会要》.
郑侨(1144—1215),字惠叔,号回溪,兴化府福兴里莱溪村(今福建省仙游县象溪乡双桂村)人。郑樵从子。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己丑科状元,授签书镇南军节度判官。光宗、宁宗两代国师,升任吏部尚书及参知政事(副宰相)。耿直敢谏,体恤民情,多次奏请朝庭赈灾减赋。工书法,尤擅长行书。
幼时聪慧,勤奋好学。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任校书郎,奏除江右税外所取米百万斛。旋转著作郎兼国史院实录院属官,并奉命以《左氏春秋》侍讲东宫。淳熙八年(1181年)任常平官,皆有政声。淳熙十四年(1187年)任起居舍人兼左庶子,兼代理给事中。淳熙十六年(1189年)出使金国,金人以其国主有病为由,令其到閤门投递国书,遂据理力争,终使金人以礼相待,完成了使命,受到全国上下的赞扬。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赵汝愚、韩侂胄等发动政变,拥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时以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时韩侂胄弄权,朱熹进谏,宁宗不理。韩侂胄大怒,指斥朱熹理学为“伪学”,朱熹被罢黜。便四次上疏,忤怒了韩侂胄。在一再要求下,光宗准其再次外任,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又移知福州府和建康府。所至之处,均针对当地情况,或认真救荒,或疏请蠲赋、招商,为各地做了好事。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宁宗即位后,被召为吏部尚书;十二月拜同知枢密院事。庆元元年(1195年)又拜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进知枢密院事。上疏请留朱熹,但不被采纳。因此进知枢密院事才3个月,便上章求退。庆元三年(1197年)正月遂以资政殿大学士再次知福州,辞行时再次向宁宗进言:“平国论而无偏听,严边防而无轻信。”后来宁宗要其移知建康府,坚辞不赴,遂以原官提举洞霄宫。又连续3次上疏告老。嘉泰元年(1201年)以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在朝以不欺事君,以无我议政而闻名,大节为世人所推崇。工书法,尤其擅长行书,一生著述颇丰。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病逝,终年71岁。宁宗闻讯,封赠太师、邠国公,谥号忠惠,葬永福县。著有《历官表奏议》一卷,《书衡》3篇,《西垣词稿》10卷、《锦机诗话》、《郑鲁公词草》、《郑忠惠遗文》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