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烈士陵园

始建于1952年3月,原址在十字路狮子山北麓,由十字路村民众收集邬励新、蒋子瑛等解放前牺牲的21位烈士遗骸,建墓立碑。
1966年迁移至弥陀山南麓重建烈士墓,占地60平方米,植纪念碑一方,高12米,并建有安放烈士骨灰盒壁龛。
1978年因建造十字路水库,陵墓迁于现址(黄狼山岗),当年总投动43.5万元。
1980年4月,定名为“镇海烈士陵园”。1988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县级烈士陵园;1992年被列为镇海区青少年德育基地;1996年11月被公布为区级文保单位。
现陵园面积29800平方米,分为五坪。陵园内18000棵花卉相互簇拥,青松柏翠,四季如春。
一坪:建有“纪念屏志”拱壁,高3.6米,宽7.5米,横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二、三坪:为阶道,种植花木,置有供休憩用石凳数条。
四坪:占地1290平方米,建有方形纪念碑1座,碑座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高12米,银白色花岗石贴装,下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词。
五坪:有革命烈士纪念室平房7间,砖混结构,占地160平方米。室内陈列自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来牺牲的170位镇海籍烈士和194位在镇海牺牲的外籍烈士英名录,以及胡焦琴、陈寿昌、李侠民、蒋子瑛、李敏、张困斋、郑建华等著名烈士的遗像、遗物和革命事迹,还安放了48位烈士的骨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