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信息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

[1]

作者: 骆永民著

出 版 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505886834

定价:¥28.00

内容简介基础设施在提高国家生产能力的同时,还改善着居民的生活水平,是一国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日趋完善,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们却仍旧生活在严重匮乏基础设施的境地之中。为此,本书提出应当以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现有成果作为参照,来努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城乡居民能共享国家物质文明的发展成果,即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某种均等化。

作者简介骆永民男,汉族,1981年出生,祖籍安徽蚌埠,现为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006年进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学习,师从樊丽明教授,2009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学,同时也涉足新兴占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曾在《财经研究》、《财经论丛》、《商业经济与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第1章导言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1.3其他重要概念说明

1.4文章的结构、创新与不足

第2章文献综述

2.1基础设施与居民福利关系的理论分析

2.2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作用力的实证分析

2.3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选择

2.4有关平等和均等的理论评述

第3章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的理论分析

3.1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的目标

3.2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内涵及衡量指标

3.3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前提及已有经验

3.4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政策的敏感性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4章我国城乡基础设施的非均等状况分析

4.1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基础设施非均等发展史回顾

4.2直接边际福利非均等状况分析

4.3间接边际福利非均等状况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5章我国城乡基础设施非均等的成因

5.1 成因I:基础设施投资的城乡差距

5.2成因Ⅱ:基础设施建造效率的城乡差距

5.3成因Ⅲ:基础设施维护力度的城乡差距

5.4本章小结

第6章我国城乡基础设施非均等的经济效应分析

6.1 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

6.2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因素分析

6.3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6.4本章小结

第7章影响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福利的多因素分析

7.1研究设计与计量方法的选择

7.2基于SEM模型的实证分析

7.3本章小结

第8章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实现

8.1 实现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基本原则

8.2总体视角下的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途径

8.3各种基础设施的城乡均等化途径简析

8.4本章小结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