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石柱子村位于振江镇西部,为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最大的村。全村共有24个村民组,总人口3707人,户数1022户,劳动力总数1770人。总面积118638亩,其中耕地面积2720亩,山林面积98792亩,有红松700亩,182600株;板栗13000亩,35.2万株。农业主要产业有柱参、板栗、红松、五味子育苗等。
石柱子村以盛产“柱参”而闻名于海内外,柱参的药用价值极高,是治病和保健珍品,可与山参相媲美,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柱参来历源远流长。相传明朝万历末年,山东七翁到此采参,他们将大山货带走,幼参和参籽就地作池栽培,同时栽榆立石,作为日后寻找此地的标志。石柱高2.2米,宽0.59米,村落由此得名,柱参也由此而诞生,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了。清光绪十八年,石柱子众参户还立了?#93;公德政碑,碑上记载了参民反抗苛捐杂税的壮举。在石柱子村中心,傲然屹立的石柱、苍劲挺拔的老榆、古朴端庄的?#93;公德政碑,已成为振江人民骄傲的一道风景,成为石柱子村的标志、柱参的商标。柱参已成为石柱子村乃至全镇农业的一项重要产业,现有柱参存栏23000帘,参农达400多户。投资2000多万元的中国·宽甸长白山石柱野山参发展有限公司进驻石柱子村,该公司以柱参回归林下的理念,深入挖掘石柱山参的内涵,努力实现参林共存、参人和谐发展,它将以全新的理念,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为古老的柱参产业领航。石柱子村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矿产有钼、金、铜、铁等,远宽矿业坐落在这里,该企业颇具规模,管理规范,为全镇工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全县的知名企业。石柱子村未来的发展思路是做好山林文章,红松、板栗间作,大力发展林下药材,进行立体式开发,最大限度地提高山地利用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同时争取资金,开办板栗加工厂及柱参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长乐镇石柱子村村庄由来
明末(1644年),王姓由四川迁来建村居住。相传此地系元朝某将烟府遗址,村东尚村两根石柱子,故以石柱子为其村名。
政区人口
位距长乐镇驻地西北7公里处。东与院东村相接,西与荆家为邻,村南0.5公里处是泽灰公路,北与苗家相邻。全村总户数112户,总人口312人。耕地实有面积32公顷。
经济状况
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8万元。村委集体经济收入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全村有个体塑料加工厂3家。
社会事业
1997年,投资0.3万元绿化、美化了一条大街。全村拥有固定电话95部,有线电视用户50家。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280人。历年被录取的大学生2人。[1]
3、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孟子岭乡石柱子村
孟子岭乡石柱子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正北8华里,村中常住人口1015人,全村总占地面积19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023亩,山场面积6000多亩。种植农作物有玉米、大豆、谷子等杂粮。林果业发展势头良好,种植苹果300多亩,品种以富士为主,也有国光、黄元帅等品种,年产量40-50万斤,销往北京、廊坊、东北、唐山等地区;种植板栗800多亩,年产量20多吨,销往周边地区;山楂年产6吨左右;还种植了少量的安梨;又新栽了速生杨170亩,建设桃园占地100亩,桃的品种为油桃。养殖业有养鸡大户一家,饲养蛋鸡1600只,全村饲养小尾寒羊200只左右,桑蚕,年出产200张。石柱子村还有储藏量丰富石灰石的资源,可开发利用。本村需求新的果品销售信息,以推动板栗种植业的加速发展,还将扩大对桑蚕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