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藻斑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茶藻斑病

【病原】茶藻斑病菌 c'ephaleurDs iMsfPnsKurlzc

茶藻斑病

【症状】发病时,老叶正面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绿至黄褐色的病斑,呈放射状扩展,表面有细条毛毡状物。病原藻以叉状分枝的叶状体(营养体)在叶片中越冬。在潮湿条件下,形成孢囊梗和游动孢子囊,并释放出游动孢子,侵入叶一茶藻斑病症状(左)、孢囊梗和孢子囊(右)、游动孢子(中下)片表皮和角质层之间。

茶藻斑病又称白藻病。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为害中下部老叶片。老叶片染病 叶正、背面均可产生黄褐色针头大小圆形病斑或十字形斑点,渐呈放射状向四周发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灰绿色至黄褐色病斑,大小0.5一1.0mm,病斑上可见细条状毛毡状物,后期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稍隆起,呈暗褐色,表面光滑,有纤维状纹理,边缘不整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绿藻以营养体在病叶中越冬。翌春湿度大的条件下,产生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了解子在水中萌发,从叶片角质层侵入,在叶片表皮细胞及角质层之间蔓延,叶片染病后又在叶片表面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飞溅传播,使病害不断扩大蔓延。病原藻喜欢高温,但寄生性弱,多寄生在衰弱茶树上。茶园荫蔽、湿度大或湿气滞留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1)建立新茶园,要注意选择高燥地块;雨后或地下水位高时,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2)及时疏除徒长枝和病枝,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3)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茶树抗病力。(4)早春或晚秋发病初期开始喷洒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0.5%的96%以上硫酸铜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