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前,并没有今天由腊树而制作的蜡烛。那时所谓的蜡烛,又称蜜蜡。古代蜜和蜡不能分解,所以称作蜜烛。据《西京杂记》的记载:“南粤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可见汉初中原尚没有此物。魏晋时将蜜蜡分解,专门用蜡作烛。晋初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蜡烛,不过蜡烛很贵,只有贵家才常常使用。因此《世说新语》里说“石季伦以蜡烛作饮”,石崇以此来竞豪富,其贵可知。唐代人所作的《夜怪录》里说:“少顷有秉蜜炬自内出者”,可见唐仍然以蜂蜡作烛。后来人们才学会在腊树上刮白膜制作蜡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腊树四时不凋,五月开白花,其虫打如虮虱,延缘树枝,食汁吐涎,剥取其渣,炼化成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