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9-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念地租银简介

地租银: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以前居澳门葡萄牙人每年向中国政府交纳的租银。葡萄牙人抵达澳门的初期,贿赂明朝守澳官员,得以入踞澳门,既无正式法律依据,亦未交纳租银。[1]

发展历史大约在1573年(明万历元年)前后,明朝一名海道副使受贿之事被其他官员获知,于是,他不得不宣称这笔贿银为地租银,并将之上交国库。从此之后,地租银每年为白银500两,另加火耗银15两,于当年农历十一月份冬至前后,由香山县负责照会澳夷官,并派人前往澳门征收,有时逾期不交,还需香山官府付函催交,现今澳门历史档案馆还收藏了这些催交公函的复制件及微型胶卷。1651年(清顺治八年)曾一度停收地租银3年,1653年又恢复收租,直至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澳门主权被侵犯时为止,居澳葡萄牙人向中国政府缴交地租银270多年。[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