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作为最便于携带且拥有最大用户群的移动互联网信息终端的智能手机,将朝着电视、电脑、手机屏幕“三屏合一”的方向转变,成为融合的一个突破口。[1]
“三屏合一”既是创新也代表了未来趋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并非有你无我,这种融合联动式发展是一种趋势,从这届网络互动春晚可以看出,它无形中使电视、网络、手机三种传播媒介的价值都得到了很大提升。”[2]
争议眼下用户最关心的是:该在客厅主要位置摆放电脑还是电视;外出该携带笔记本还是手机。
两个部门,三个网络,“三网融合”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多年,关于“竞”与“合”的话题也被议论了十多年。进入3G时代,是时候让口号真正实现,让争议戛然而止了。
评论中国传媒大学网络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杨飞说,“网络春晚”作为一个网络现象,2010年春节非常突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网络春晚”的王朝指数增长了4.5万倍。第一视频网络春晚MPL全景式多机位直播和UGD用户自主导播,真正把“网络春晚”成功地定性了、定形了,也把网络春晚的内容定位了。第一视频证明了有品质的、主流的内容,新媒体也可以制造,也可以分享。第一视频在新媒体内容上的突破,将在三网融合阶段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占据更大的空间。这种内容,不仅局限在网络春晚,还可以演变成更多的网络内容制造模式。 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介绍,第一视频的首届首场网络大过年晚会的成功,引发了网友对后续活动的关注,显示了第一视频的实力和运作能力,以及第一视频领导的准确把握,确实创作了一台全新的网络晚会。同时通过与旅游卫视和传统媒体的合作,扩大了传播影响力;网络、电视、手机都播出晚会,实现了三屏合一。第一视频的网络春晚,从容量和时空上大大拓展了传统春晚,并且真正实现了与广大网民的参与和互动。 专家认为,要使网络春晚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主办方还需要在定位、内容等方面下工夫,才能使消费者和广告商实现共赢。也有专家表示,网络春晚对未来是一次抛砖引玉,比如今后是否产生网络演出的经营模式,网络春晚是一次很好的探索。
亮点第一个亮点就是参与这届网络联欢的八家网站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是由政府官方指导进行的。第一视频有幸成为联欢活动的首场承办单位,也在时间点上抓住了这个机会来发力,探索这次网络演出的经济模式,所以它不是山寨的,是政府主导的联欢晚会。 第二个亮点就是这次网络大拜年的联欢晚会主体有别于其他形式的演出,应该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星璀璨,民星、网星、明星三位一体,而且是一台完整的网络晚会。晚会中包含了网民关心的东西,看完了以后能够在特定的时间点给大家展现一个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第三个亮点就是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和突破,12个机位全景直播和网民自主导播,这是前所未有的。 与会者一致认为,网络春晚从容量和时空量上大大拓展了传统春晚,并且真正实现了广大网民的参与和互动,开创了网络晚会的新形式、新内容,成功开辟了网络晚会新的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