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台交会),由中国商务部特别授权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每年4月8日-11日在厦门举行。台交会是目前海峡两岸共同主办的规模最大的机电展览会,2009年第十三届台交会展览面积60,000平方米,展览规模2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本届展会将设机械设备展区,铸造展区,仪器仪表暨工控展区,工模具、泵阀及材料展区,物流设备展区,食品机械及包装印刷设备展区,节能照明及平板显示展区等七个专业馆[1]。
基本信息

台交会[2]
特别授权:国家商务部
指导单位:国家科学技术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 / 福建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 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 / 厦门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厦门市对台贸易促进中心
时间:4月8-11日
地点:中国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展示商品: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暨工控设备,模具、工具及材料,物流设备,节能照明产品等
参展对象: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资信良好、实力雄厚的机电生产厂家为主参展
展会内容:商品展示、贸易洽谈,举办论坛及专业研讨会
展会特色

一、政府高层鼎力支持
台交会由国家商务部特别授权,并有国家科技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支持。
二、权威机关联手主办
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台湾区机械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三、两岸精品同台展出
由两岸精心组织的代表新世纪中国机电产品最高水平的各类名品、精品齐聚一堂。
四、出口为主、内外贸结合
台交会集中展示海峡两岸机电出口商品、同时兼顾海峡两岸和大陆各省份彼此间交易最为活跃的机电产品。
五、各类机电产品生产厂商为主参展
以生产厂商为主参展、缩短交易流通渠道、节省宝贵的时间和资金。
六、高层次研讨会
配套举办专业研讨会、让您聆听机电产业相关权威和专家的见解。[3]
历年大事记

1996年大事记
1996年6月,厦门市市长洪永世率有关部门负责人赴京向国家外经贸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汇报举办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设想。
1996年9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初步确定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首届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1996年10月,厦门市政府正式向国家外经贸部提出举办首届台交会的请示,并将首届台交会方案报请外经贸部批准。
1996年11月8日,国家外经贸部函复厦门市政府,正式同意举办台交会,并批准首届台交会工作方案。
1996年11月28日,台交会组委会办公室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宣布1997年4月在厦门举办首届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同时举办“97‘台胞回乡旅游购物节”。
1997年大事记
1997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国台办主任陈云林等中央及有关部门领导为首届台交会题词。
1997年4月8-12日,首届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97‘台胞回乡旅游购物节在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专程莅厦为大会剪彩。
1997年4月12日,台交会承办机构——厦门市对台贸易促进中心正式成立。
1997年10月,台交会网站(www.straitsfair.org.cn)建立。
1998年大事记
1998年4月8-12日,第二届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举行,厦门友城商品博览会、98建材装饰材料与设备展示会同期举行。
1998年8月,外经贸部决定,从第三届开始,特别授权厦门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机电、轻工、纺织三个进出口商会共同主办台交会。组委会决定从第三届开始台交会面向全球招商。
1999年大事记
1999年4月8-12日,第三届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举行,本届台交会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客商参会。
1999年6月,组委会决定2000年的第四届台交会尝试由综合展改为机电专业展,邀请台湾机电企业参展,增加“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名称,举办时间调整为4月12日至15日。同期举办“厦门国际电脑暨通讯电子产品展览会”。
1999年9月-11月,组委会先后与台中世贸中心、台北市电脑公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达成协议,邀请上述三家专业机构协办第四届台交会。
2000年大事记
2000年4月12-15日,第四届台交会在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莅会剪彩。
2000年8月,组委会报请外经贸部批准,第五届台交会开始正式定名为“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同时保留“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名称,增加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为主办单位,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不再作为台交会主办单位。
2001年大事记
2001年4月12-15日,第五届台交会首次在新落成的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台交展位首次突破1000个,达1200个国际标准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为开幕式剪彩。
2002年大事记
2002年4月12-15日,第六届台交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致电祝贺。首次举办“海峡两岸机电产业合作论坛”。
200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建行莅临第六届台交会展馆视察。
2003年大事记
2003年4月13-16日,第七届台交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首次举办机电制造业跨国采购洽谈会。受“非典”影响,本届台交会展览规模和参会客商均比上届略有下降。
2004年大事记
2004年4月12-15日,第八届台交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首次增设光电馆。
2004年4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莅临第八届台交会展馆视察。
2004年9月,科技部半导体照明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新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决定与厦门市政府共同在第九届台交会期间主办“2005中国(厦门)国际半导体照明展览会”,同期举办“2005中国(厦门)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
2004年9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决定与组委会在第九届台交会期间共同主办“2005中国(厦门)汽车零部件及相关设备交易会”。
2005年大事记
2005年4月12-15日,第九届台交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台交会展位1480个。
2006年大事记
2006年4月8日-11日,第十届台交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台交会参展企业共计760多家,展位规模达1612个,为历届之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等出席开幕式并视察了展馆。
200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为本届台交会发来了贺信。另外,台湾19个工商社团也向组委会发来贺信、贺词,祝贺台交会成功举办十周年。
2006年4月8日,台交会组委会联合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和厦门大学首次举办“海峡两岸经贸论坛”。
2006年4月8日上午,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正式挂牌。同时在本届台交会上举办的“台湾水果暨农产品订货会”是在大陆首次举办的台湾水果订货会。
2006年4月8日-11日,台交会组委会和厦门市人事局、台湾泛亚人力资源公司、厦门市人才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台湾地区专业人才暨大学毕业生大陆就业交流会”是大陆举办的第一个专门针对台湾专业人才的交流会,开创了两岸人才交流活动之先河。
2007年大事记
2007年4月8日至11日,第十一届台交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台交会共计有700多家企业参展,展位总数达1670个,展览规模创历届之最。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亲临第十一届台交会,并为大会启动开幕仪式。
2008年大事记
2008年4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届台交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台交会共计有715多家企业参展,展位总数达1810个,展览规模再创历届之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为大会启动开幕仪式。
2008年4月8日以“台商投资大陆20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2008’海峡两岸经贸论坛就台商投资大陆的经历和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会长李水林,厦门市人民政府市长刘赐贵,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张汉文,台湾区电电公会理事长焦佑钧,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黄茂雄,中华商管科技协会理事长王志刚、台湾世新大学董事长成嘉玲等两岸知名人士相续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第一届中国(厦门)海峡两岸电子商务发展论坛、海西物流·商道大讲堂、海峡两岸经贸发展前景研讨会以及参展企业和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种技术研讨会、新产品新技艺推介会的成功召开,台交会的大会功能多元化效果已经显现,台交会成为协商、制定两岸市场共同技术标准的平台。[4]
市场定位

开拓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市场:
台交会是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规模最大的机电展览会,是机电企业开拓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特别是福建市场的最佳平台。 开拓台湾市场:
台交会是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的经贸交流盛会,也是中国大陆参会台湾买家最多的专业性展览会,2008年的第十二届台交会参会台湾买家超过2000人。台交会是大陆企业开拓台湾市场及寻找台湾合作伙伴的最佳渠道。
开拓东南亚、南亚及中东市场:
台交会每年吸引的参会境外买家近4000人,除台湾外,大部分来自东南亚、南亚和中东地区。第九届至第十二届台交会出口成交均在1亿美元以上。[5]
成果统计[6]历届台交会展位规模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第十一届 第十二届
520 600 600 800 1200 1270 1120 1200 1480 1632 1670 1810
历届台交会期参会客商数
届数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第十一届 第十二届
参会客商(人) 6200 5700 6800 7900 9500 11500 10500 13269 15168 19019 23338 27815
境外客商(人) 2177 1500 2500 2600 4375 5258 2143 3128 3231 4018 4322 4352
举办地-厦门

厦门[7]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全市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33万,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是传统的对外通商口岸,是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城市之一,现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国际招商口岸之一。
作为一座美丽的海港风景旅游城市,厦门四季常青、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气温21℃,非常适合居家旅行,已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
厦门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目前已开通了38条国际(地区)航线;厦门同时也是中国华东地区主要的航空枢纽之一,已开辟国内及至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内外航线135条,通航城市达84个。此外,厦门还拥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对外通讯十分便捷。厦门也是中国著名的会议展览城市之一,有各类星级酒店100多家,为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和展览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厦门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航运物流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
厦门的著名景观有:鼓浪洞天、皓月雄风、菽庄藏海、胡里炮王、大轮梵天、五老凌霄、万石涵翠、太平石笑、云顶观日、金山松石、虎溪夜月、金榜钓矶、鸿山织雨、筼筜月色、天界晓钟、东渡飞虹、东环望海、青礁慈济、鳌园春晖、北山龙潭等名景。
历届回顾

[8]第一届 展览规模: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摊位520个,展览面积18000平方米。专业客商:台湾、香港的九个工商团体组团到会、境外专业客商2100多人,境内客商及观众约30000人。贸易成交:出口成交1.5亿美元。
第二届 展览规模:中国大陆16个省、50个城市及台湾的400多家企业 参展,展览摊位530个,展览面积18000平方米。专业客商:台湾、香港的十三个工商团体组团到会、境外专业客商1500多人,境内客商及观众约35000人。贸易成交:出口成交1.5亿美元、进口成交128万美元、国内贸易成交3.2亿元。
第三届 展览规模:中国大陆26个省市和台湾的580多家企业及中国大陆22个地、市、县政府招商部门参展,展览摊位620多个,展览面积近20000平方米。
专业客商:台湾、香港、美国、意大利、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二十多个工商团体组团到会,境外专业客商2500多人,遍布全世界五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境内客商及观众约43000人。
贸易成交:出口成交2亿美元、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和意向项目61个、投资总额9662万美元。
三届“台交会”累计出口成交5亿美元,并签订大量的协议与合作意向。会后成交额大大超过了展会期间的成交量。
第四届 第四届"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2000年厦门电脑展览会"和"2000年厦门电子机械配套招商洽谈会",于2000年4月12日至15日在厦门富山展览城举行,仍由中国机电、轻工工艺品、纺织三大进出口商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中国贸促电子行业分会协办。
从该届开始,根据客商要求,首次将举办时间调整为4月12日至15日,进一步与"广交会"的举办时间衔接,方便采购商两会兼顾。
第六届 展览规模:设1200个国际标准展位,展览面积共26,244平方米,分设汽车及电子电器展馆;五金工具及综合机电产品展馆;电脑资讯展馆;机械电机展馆等四大专业展馆。其中,台湾400个展位在2000年底就已招满。
第七届 展览规模:设1200个国际标准展位,展览面积共26,244平方米,共设有电器、电子、五金工具和机械四大专业展 区。其中,机械展区展位接近700个,来自台湾的参展企业(不含来自祖国大陆各地的台资企业)超过200个展位。
第八届 展览规模:设1200个国际标准展位,展览面积共26,244平方米,共设有综合(汽车、电器及五金)、通用机械、电子信息、专用机械四大专业展区。其中,精密机械和通用机械是本届台交会第一大类参展商品,展位数近700个,参展企业近300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两岸业界佼佼者。
第九届 展览规模:设1500个国际标准展位,展览面积33000平方米,共设有电子暨资讯、光电暨通讯、汽车电子暨零部件及机械设备四个展区。本届台交会展商阵容强大,参展企业近1000家,产品种类上万种,汇集了一大批两岸业界龙头和品牌企业,如全球产量最大塑机生产企业海天集团、全球最大的立式成型机生产企业台湾今机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境内外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一批最新科技成果的前沿产品。如全球清洗机械生产巨头德国凯驰集团在本届台交会中展示的十多款将在2005年7月才正式上市的新品种,北京精雕带来的国际领先技术的CNC雕刻机,以及境外企业带来的蓝宝石晶体生长、切割,晶圆片切割、抛光,LED制造、检测设备等当今世界最高水平产品。
第十届 展览规模: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不断发展,以及台交会影响和成效的不断提升,境内外机电企业,尤其是海峡两岸机电企业对台交会越来越重视,参展十分积极。第十届台交会参展企业共计760多家,展位规模达1612个,为历届之最。第十届台交会参展企业阵容强大,知名机电企业参展踊跃,汇集了一大批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参展。如:亚洲最大的机床生产企业沈阳机床集团,由总部直接参展,展位面积达350平方米,是第十届台交会展位面积最大的展商;全球最大塑机制造商中国海天集团;全球最大的立式成型机生产企业台湾今机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最大的钣金加工机械生产商天田株式会社;占据韩国60%市场份额的现代起亚机械等。
第十一届 第十一届台交会成效显著,共计有700多家企业参展,展位总数达1670个,展览规模创历届之最。第十一届台交会吸引了一大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企业参展,包括世界工控自动化巨头美国邦纳(BANNE)工程公司、世界著名机床品牌企业日本山崎马扎克、全球主要塑料注塑机制造商之一德国阿博格机械有限公司、欧洲顶级叉车品牌企业意大利OM叉车股份有限公司、美国标准普尔500强企业史丹利公司、中国主要塑料配混加工机械制造商之一南京科亚实业有限公司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