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单县. 1997年至2003年在日本鹿儿岛大学留学,2000年获硕士,2003年获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9年,在日本国立天文台从事日本月球大型探测卫星SELENE的开发研究工作。2009年5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回上海天文台工作,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
刘庆会博士在深空探测,VLBI技术,射电望远镜,和多普勒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以及大气电波相位扰乱的研究中,做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日本月球卫星SELENE的开发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他应用同波束VLBI观测法等技术成功得到了误差为1ps(1ps=0.3mm)的VLBI观测数据,和现在的VLBI观测所能达到的最小误差相比也降低了几十倍, 并把月球卫星的定轨精度提高到十米左右。他把4程多普勒的测量精度提高到1mHz,并首次检出了月球背面重力场的信号。刘庆会博士具有很强的协同合作精神,学术思想活跃,在IEEE,Science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40多篇论文。
刘庆会博士的研究方向是深空探测,VLBI技术,射电望远镜和多普勒技术及其应用等。回国后从事着我国嫦娥探月二期和三期工程的测轨和定位,火星卫星YH-1探测及上海天文台65米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开发等重大科研任务。针对我国探月三期,他提出了基于同波束VLBI技术的采样返回多探测器精密定轨和交会对接高精度测位方案,针对探月二期提出基于同波束VLBI的月球车相对定位方案。这些方案有望使我国月球卫星的测定轨精度达到世界水平。
刘庆会博士常怀感恩之心和报国之志,在我国的深空探测卫星中实现ps精度的VLBI技术,使我国的深空探测卫星的测定轨精度提高到世界水平,并在高水平上开展月球和行星科学的研究是他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