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灯寄托了渔民们对好年景的企盼。
农历正月十三。每年这一天,旅顺龙王塘镇的渔民们都欢聚在海边,张灯结彩,载歌载舞。入夜时分,渔民们按照惯例,举行了隆重的放海灯仪式。绚丽的焰火,精致的海灯,把天空和海面映照得绚丽多姿。
宁波市渔港石浦有个民间节日——放海灯。海灯又称水灯,农历7月15日放海灯是流传于我县沿海渔村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石浦港东门尤为盛行。
农历7月15日,俗称“鬼”节,据说一年之中只有这一天,“鬼”才 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出来活动。不少偏僻地地方现在还有在“鬼”节祭祀的风俗。祭祀的形式大同小异,无非是摆桌菜,上香点蜡烛烧纸钱,嘴里念叨上几句祝愿先人的话,完了全家美美地吃上一顿。这风俗道了海港确演化出了新的内容。沿海渔民为了让死于海事的亲人(即海鬼)尽情欢娱和享用,便家家户户扎起各色海灯。
传说,农历七月是地狱鬼门洞开的日子,这些日子里,鬼可以四处游荡,更可以"探亲访友"。要是钟馗在这些日子撞见了小鬼们,也只好放过一马了,因为这是法定的鬼的节假日。不过,现在百姓心里早就明白,这一天的"天"与昨天和后天的"天"没有什么差别,图的只是一种内心的安慰,一种闹猛的气氛。这里一些渔村的百姓,当日历一翻到七月初,便各显神通,开始扎制各式彩灯,抓住良机来体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手艺。
海灯有的用绢做,但大多是用纸。有虾灯、鱼灯、蛤蜊灯、蟹灯、荷花灯、海星灯、六角灯、八角灯、宝莲灯,以及各种和谐的几何形状的灯,没有固定模式。只要做得漂亮,什么色彩、形状都可以,但海生生物形状的灯是必须有的。
灯载着做灯人和渔家的希望与祝愿,顺着潮流飘向只有它自己清楚的地方。当海灯渐渐远去,人们也渐渐散了。散去的人挂着一脸的开心和满脑子的愉悦,披着星光踏着月色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