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台球简介街边台球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流行。台球最早传入中国是在十九世纪清朝末期。解放前,只在大使馆、租界地和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几大城市私人开办的小规模台球厅室,有几张球台。上个世纪80年代,台球这项曾经被视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代表”的运动悄然在中国兴起。伴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台球运动以惊人的速度在神州大地蔓延开来。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两条板凳支起一个台子便成了台球桌,一群男女围在周围玩兴正浓。而这时候,逃学去玩桌球的孩子也开始增多。
街边台球一半在深夜9点半出现,尽管不算寒风刺骨,但依然透着寒意的阳光路上行人已经寥寥。临近年关,附近的夜市已经搬离,连原本热闹的夜宵排档也冷清了不少。一溜店铺过去,门前隔三差五地摆放着几张台球桌,少则三四张,多则七八张,大多数桌边油漆已经脱落,球色有些发黄。有的桌前围着几个人,轮番上阵,一边对峙一边闲话家常;再往前几米的几张桌子上凌乱地滚着几个彩球、横着几根球杆,应该是刚刚经历过一场激战。
一位吴姓老板娘正抱着5岁的儿子一边看场一边看球:“我们的露天球桌都是兼营的,有的兼开电话亭,有的是开洗衣店的,有的摆在自己的小卖铺前,单单经营一项生意不划算。”一旁练球的一位先生说,夏天的时候这样的台球桌很受欢迎,可以一直火到近凌晨时分,一元钱一局的低廉价格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来此消磨时间。比起在专业球房里玩球的人,露天球桌上打球的人看来年纪的确要年轻一些,不少结伴而来的都是学生模样,打上十来分钟扔下1元钱转身走进了附近的网吧。“冬天的生意是看天吃饭,前两天下雨就根本没法做,一块一块地赚钱,每天平均几十块钱的收入,、四张桌子1500一张买来的,到现在半年左右成本已经收回。”吴女士还告诉我们,这样的露天球场阳光路上的几十张桌子并不算大排场,浙师大、秋滨等地的露天球场依托学生和民工消费群体,生意要兴旺得多。
街边台球发展台球走进中国的大门已经近30年的历史了,起初在80年代主要以街边的形式出现在社会上,那时候的台球主要是十六彩落袋,打台球的人基本是社会的闲散人,在有些星级酒店会有一两张球台,但以当时人们的消费能力很少有人会到酒店去打,所以街边台球就占据了主导的市场.
到了90年代,随着时代的进步台球在形式上也有了质的飞跃,街边的台球渐渐被淘汰,从而转换成了台球厅的正规经营,虽然在硬件的设施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台球厅的出现还是吸引了大批的台球爱好者加入了这项运动.在球桌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涌现出了很多球桌的品牌,例如星牌,百能,绅迪,标力等等,那时候也成立了中国台球协会,开始了职业联赛的运做,但那时候的联赛多数是这些球台厂家赞助,由于厂家多品牌多,商家都想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所以那时候的联赛每年都会有七,八站,年底还会有成绩突出的队员参加的南北明星对抗赛,那时候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真正的职业球员.但由于每次比赛用的球台都会不同,导致这些职业球员很难在技术上达到相对稳定。
到了90年代末期新世纪的到来,开始引进英国职业联赛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都承办了每年一站的职业联赛,由于有高水平的比赛和球员来到中国,使中国的台球市场又登上了一个高的台阶,台球俱乐部日渐增多,竞争也随之加大,那些硬件设施不够服务跟不上的小型俱乐部慢慢被市场淘汰,得以生存的是那些环境一流,服务周到的大型俱乐部.中国球员的水平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中国的联赛环境也开始慢慢与世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