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酥梨祁县地处晋中腹部,水果产业是我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县果园面积15万亩,其中酥梨面积8.5万亩,苹果5万亩,年产水果3亿公斤,水果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三成。如何将这种资源优势、产量优势变成产品优势、农民的收入优势是我们近年来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看准这种资源优势,我选择了水果贮藏营销业,从1988年开始了水果营销业务。当时祁县水果市场十分疲软,我从当地组织上水果,用车皮发往广州,开始闯市场总是十分艰难的,基本无钱可赚。几年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产品质量档次,适应广州市场的需求,使水果外销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轨道。观在我们有了自己固定的货源和客户,每年的销售量不断地在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去年我贮藏梨120万斤,组织外销400多万斤,主要销往东南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国家。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我想,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打开一个新的市场,向国外发展。在广州一个朋友的推荐下,1999年冬天,我认识了华丰公司的出口商,开始了联营出口,我负责组织货源,他们负责销售,把我们当地产的优质酥梨出口到东南亚,香港等地,当年出口3000多吨,次年出口量翻了一倍。从1988年两万多元起步发展到现在,我已拥有资产170多万元,年销售额400万元,为我们祁县水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全县的水果销售队伍也不断壮大,从事水果外销的人员达到500多人,比较稳定的贮销大户有50多户。

[1]
悠久的历史祁县酥梨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了。祁县酥梨之所以品质优良,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祁县地处黄土高原,其所处的经纬度正是我国优质酥梨的理想产区;加之处在太岳山北麓,地势由东南渐向西北倾斜,从山地、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受光独特;全县境内年均无霜期171天,平均气温一般介于5~10℃之间;祁县属于干旱地区,降雨量偏少,雨量集中在6~8月份,酥梨通常在4月上中旬开花,这样就保证了其坐果率;另外,祁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667小时,一年中以5、6月份日照数最多,这就有效地保障了酥梨含糖量;祁县土壤属褐土和草甸土类型,其县内干湿季节交替明显,适于有机质分解和矿物质风化,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这些,很好地保障了祁县酥梨独有的品质特色,成为祁县酥梨特有的地理优势。现在,祁县酥梨种植主要集中在县辖行政区域小古县镇、东观镇等8个乡镇。
近年来,祁县酥梨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总面积达到8600多公顷。为支持和鼓励酥梨产业,祁县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祁县质量技监局积极制定标准,组织梨农培训。他们还在果树种植中心古县镇、城赵镇等地建立优质酥梨示范园,以新品种、高投入、高科技、标准化、高效益为全县酥梨生产做榜样,从而带动全县酥梨生产更新换代,推动酥梨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现在,每年有5.6万吨祁县梨酥梨作为无公害农产品(10.09,-0.08,-0.79%)和绿色产品,远销到北京、广东等地,并出口到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
据了解,2007年以来,为推动祁县酥梨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祁县有关部门积极申报祁县酥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已经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查。
现在到祁县旅游,不仅可以领略晋商文化,还可置身梨花之海,看梨花雨、闻满园香。近年来,祁县酥梨产业迅猛发展,总面积超过8600多公顷,梨花如海的景致毫不夸张。
地理标志产品祁县酥梨祁县县委、县政府于2007年6月,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并制定颁布了《祁县酥梨地方标准》《祁县酥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祁县无公害酥梨生产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使“祁县酥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管理的轨迹。2008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祁县酥梨”地理标志产品专家组审查,同意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
贮藏方法贮藏库一般采用土窑洞,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制冷库。酥梨的适宜贮藏温度为-1~3℃,相对湿度为90~95%。梨的乙烯释放量大,不能与其它水果在同一库中贮藏,以免影响其贮藏效果。?
1.纸箱码垛贮藏。将挑选分级后的果实垫板隔开分屋装入纸箱,每箱装果10公斤;也可将每个果用有光纸包好装箱。如果是套袋梨,可直接入箱内。纸箱码垛时留出通风道和作业道,使垛内外温度和气体浓度接近。此法简便易行,效果较好,应用较多。?
2.塑料袋小包装贮藏。贮藏量较小时可采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将果实直接入袋,每袋装15公斤,装后不扎口,只是互相交叠,留一定空隙,直立排放在一起即可。
3.气调贮藏。用于气调贮藏的酥梨应适当早采,并贮于逐步降温的冷库内,气体成分氧气保持12%~13%,二氧化碳应低于1%。
水果经营状元——任拉全在祁县城,人们一提到西关村的任拉全,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为什么呢?就因为任拉全这个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胆识。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任拉全凭借自己会干泥水工的一技之长,组织了几个邻居,联系了几家盖房子的,开始向建筑行业进军,闲暇时他还顺便做些小买卖,就这样小打小闹,他的收入逐渐增加,手中也积攒了一部分钱。祁县是闻名全国的酥梨之乡,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们种植梨树、苹果树的面积逐年增加,当他看到收获后果农们为销售犯难发愁时,心想自己身强力壮,为何不能帮乡亲们推销推销水果呢?通过多方实地考察,l987年他着手干起了经销水果的生意。他用几年积攒下的钱买了一辆大货车,在秋天收获季节,他又组织几辆农用三轮车到处走村串乡收购水果。他和工人们把收购到的红星苹果、酥梨等水果,套袋、贴商标、精心包装后全部运往香港、深圳以及意大利、新加坡等地销售。起初,他在自己的地窖里储存水果,随着买卖逐渐做大,尤其是2000年当他与深圳专营水果出口的老板卢金水、卢汉彪取得联系后,水果经营逐步转入固定的渠道,老式的地窖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003年他自筹资金70多万元,建起了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的两个冷库。

[2]
加上附属设施,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这样他的水果生意有了一个新的发展。
04年他储存水果60多万公斤,次年7月份已全部外销,纯收入达60多万元。
冷库使他受益匪浅。
06年他又申请建造了12座冷库,可储存800万斤水果。预计投资1000多万元。
任拉全致富不忘众乡亲,他不论是搞建筑,还是经营水果,都想方设法吸纳—批社会闲散劳力和下岗职工参与。他时常对人们说:“我一个人致富不算富,只有大家共同致富才能奔小康。”他每年仅给雇用的人员发放工资就达10余万元。与此同时。他还与李建明等人成立了“任氏果品公司”,吸收了部分下岗职工到公司工作。他还从山东购回了制作果袋的设备。这样又能安置一部分社会闲散剩余劳力从事果袋加工。为了促进祁县水果出口业的发展,祁县县委和昭馀镇党委免费为任拉全注册了“祁县果材有限公司”,对他蓬勃发展的水果运销业给予大力支持。任拉全更是喜在心头,他逢人便说:“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更有信心搞好这份事业,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果农增收致富,帮助下岗人员有钱可赚。我的经营目标是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吃上祁县的水果。”
供应数量最广基地祁县华裕蔬果贮藏营销协会成立于2002年1月,是一个股份制合作企业,多年来一直从事蔬果产品的贮藏销售。该协会常年依托山西省农科院保鲜研究所进行技术咨询,同时长期接受县康泰绿色精品果业协会的技术指导,具有可靠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几年来,该协会在上级农业科协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不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多次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上级的肯定,对祁县水果产业和农民增收以及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协会目前已拥有占地约4亩,贮藏量3000吨的恒温保鲜库,固定资产达500多万元,已形成了良好的种植、收购、营销、贮藏、出售网络体系,带动了祁县以及周边县市5000亩酥梨的发展,直接增加农民收入400万元。带动了相关包装业、贮输业和销售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00多个。该协会以牢固的市场地位、良好的购销声誉、健全的网络体系发展成了全县最大的冷藏保鲜库之一。
为了做大做强祁县酥梨产业,真正实现“种植--贮藏--营销”三个环节上的健康有序发展,协会在大力推广酥梨无公害技术上做了一定的工作,聘请县果树中心技术人员对会员以及基地农户进行了酥梨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培训,使酥梨无公害种植技术得到了保证,为下一步的营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