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古寺修建不久,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敬德任荆州路总管府总管时,被朝廷正式命名为广福寺,并赐颁一块题有“广福寺”的扁额。到了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古寺得以重修,改称为安福寺。清代初年,因古寺创建于唐代,便恢复原名——唐安寺。?
据《荆门州志》记载,这座庙的创始人莱公禅师曾经在寺前种植了两棵柏树。一千多年后的清代初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株。这株千年古柏根深干粗,指霄插汉,枝叶扶疏,滴翠葱笼。若是拿杜甫诗中的名句“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缘因造化功”来歌咏这又高又大的古柏,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荆门州知州舒成龙修缮了这座寺庙,把寺内佛像装点一新,并在古柏四周,构筑玉石栏干加以围护,傍着柏树又竖了一块石碑,刻了“唐安古柏”四个大字。荆门古城“三台八景”之一的“唐安古柏”,便由此而来。?
清朝时期,荆门州的学正陈愚(富川人)专门写了一首《古柏行》的长诗来赞颂这株千年古柏:
“ 古柏生来铁石干,朝餐明霞夜露宿。?
不知植者是何年,世传天宝犹仿佛。?
婆娑不畏蛟龙扰,苍劲能令鬼师伏。?
五百劫数震天地,沧桑屡更气森肃。?
遥遥顾盼无伴侣,铁佛为邻山之麓。?
上有黄云盖紫气,下有清泉绕碧渎。?
忆昔头陀数百人,普度流亡几万轴。?
世远代湮丘墟遗,此柏挺然而上矗。?
宝物不喜刍牧近,为语山僧须守畜。?
老干扶疏气郁盘,予将卜邻为比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