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陈洪翔闽剧小生。生于福建福州一个普通邮电职工家庭。
家中无一人和文艺打交道,但他从小就有很好的音乐天赋。7岁开始唱歌,到13岁的6年间,他几乎参加了福建省内的所有少儿歌唱比赛并获得不少一等奖。 1989年那年,迫于现实,他选择了福建艺术学校闽剧班。“一开始,不喜欢闽剧,甚至反感,每天和大家一块机械地练功、翻跟斗。”即使这之后,他成功地演好了“许仙”、“贾宝玉”,他仍然不知道自己学这个的目的是什么。
1994年毕业,“毕业出来,别人问我从事什么行业时,我只说自己是搞文艺的,不肯说自己是戏曲或者是闽剧行业的。因为我自卑啊,这种自卑来源于职业,很多人认为这是个落后的行当。”后进入福建省实验工作。工正生,国家一级演员。
1994年福建省第四届“水仙花”戏剧比赛“优秀新苗奖”。1995年福建省第五届“水仙花”戏剧奖金奖。1996年福建省第二十届戏剧汇演演员奖(《郎陵县令》中饰演赵炎)。1999年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汇演演员奖(《冯梦龙断案》中饰演尤琅)。1998年在折子戏《忆十八》中饰演梁山伯,获福建省第三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金牌奖。1998年、1999年两度获得福建省十邑旅港同乡会颁发的文艺茉莉花个人金奖。1999年应中央电视台之邀,前往北京录制《荔枝换绛桃》中“鹊桥相会”折子戏,参加中央电视台地方剧种名家名段晚会。2000年福建省戏剧“名家名段”唱腔比赛,在《紫玉钗》中的唱段,获金奖。 2002年11月,随剧院赴香港参加福建省委、省政府为庆祝香港回归5周年举办的“香港福建节”戏剧展演,受到海外乡亲的高度赞誉。2002年7月湖南长沙“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在《水牢摸印》中饰演董洪,获一等奖桂冠。2002年7月应中央电视台11频道邀请录制名家名段收藏精品库,参加了“名家名段”专访栏目和闽剧经典唱段拍摄并在央视11频道播出。2002至2003年度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贬官记》中领衔主演崔云龙。2003年4月9日,参加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承办、福建电视台、福建省歌舞剧院等单位协办《福建省首届闽剧交响音乐会》,演唱的由国家一级作曲、省实验闽剧院副院长陈新国作曲;福建省歌舞剧院著名指挥家曾澄指挥,福建省歌舞剧院管弦乐队伴奏的闽剧《冯梦龙断案》唱段,获得专家、领导和观众的好评。2003年9月,参加中国具有权威性、高规格、全国性的赛事——中国戏曲“红梅奖”演唱大赛,获得首届中国戏曲“红梅奖”演唱大赛(福建赛区)优秀演员奖。2003年10月,参加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贬官记》中扮演崔云龙形象,获得到上海专家、评委的好评。2004年1 月9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10台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及全国性的巡演。2004年10月,参加福建省广电集团主办《戏曲梨园百花春》开播晚会,和全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谭元寿、何赛飞、王希玲、吴琼等戏曲名角同台演出。2004年,在闽剧《贬官记》领衔主演中,对闽剧小生行当的创新和突破,出色地塑造了崔云龙形象,而荣登第1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2004年12月19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参加申报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的专场演出,评委们说,这场戏是今年申报“梅花奖”最强的演出阵容和最好的一台戏,并对本人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2005年10月,28岁的他荣获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1月16前往浙江宁波参加梅花奖颁奖晚会。
代表作:《梦醒宦海》、《双珠易嫁》、《唐王选妃》、《郎陵县令》、《冯梦龙断案》、《莫愁女》、《马铎一日君》、《荆钗记》、《梅玉配》、《狸猫换太子》、《荔枝换绛桃》、《孙尚香》、《金圣叹快事》、《贬官记》,《拜蛋记》、折子戏《忆十八》、《水牢摸印》等。
诞辰:1977年6月13日,农历丁巳年四月廿七日
活动年表
2004年12月22日,农历甲申年十一月十一日,晚:第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揭晓
第1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揭晓。除榜首外,按姓氏笔画排列。
戏曲主角获奖名单
榜首:陈洪翔(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闽剧《贬官记》中崔云龙扮演者)
孙徐春(上海沪剧院,沪剧《家》中觉新扮演者)
孙毓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陈三两》中陈三两扮演者)
李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户戏《迟开的玫瑰》,秦腔《西湖遗恨》中乔雪梅、李慧娘扮演者)
杨春霞(中国京剧院,京昆合演《桃花扇》中李香君扮演者)
吴凤花(浙江省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吴凤花越剧舞台艺术风采展示》)
贾文龙(河南省豫剧三团,豫剧《村官李天成》中李天成扮演者)
曾昭娟(天津评剧院。评剧《凤阳情》中马秀英扮演者)
黎安(上海昆剧团,昆剧《伤逝》中涓生扮演者)
魏海敏(台湾魏海敏京剧艺术文教基金会,京剧《四郎探母》中铁镜公主扮演者)
戏曲配角奖
刘佳(上海京剧院,京剧《生死界》中杨阳扮演者)
陈琍珉(河南省豫剧三团,豫剧《村官李天成》中三娃扮演者)
戏曲新人配角奖
陈湜(上海越剧院,越剧《家》中鸣凤扮演者)
章劼(浙江省绍剧团,绍剧《真假悟空》中假悟空扮演者)
2005年10月16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十四日: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此后,梅花奖的评选由一年一届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王平(天津京剧院)
王芳(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柯军(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孙普协(成都市川剧院)
陈飞(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
陈洪翔(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常东(沈阳京剧院)
杜镇杰(北京京剧院)
彭玲(湖南常德汉剧院)
黄荣华(重庆市川剧院)
方素珍(河南省曲剧团)
张小君(浙江省宁波小百花越剧团)
王晓红(江苏省柳琴剧团)
刘薇(武汉京剧团)
李玉梅(河北省保定艺术剧院河北梆子剧团)
张慧敏(河北省京剧院)
陈媛(山东省柳子剧团)
赵斌(天津评剧院)
2006年4月20日,农历丙戌年三月廿三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2006年赴马祖演出
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副院长陈建军带队,陈洪翔、陈琼、周虹和朱善根等44人组成的演出团赴马祖,进行五天的巡演。他们是应台湾马祖连江县知名人士陈雪生县长邀请参加妈祖文化节献演的。
此次马祖之行,闽剧艺人演出5本闽剧大戏。在马祖期间,上演《乞丐与皇帝》、《花轿错》、《狸猫换太子》、《当印》及折子戏《钟馗嫁妹》、《廉锦枫》、《红珠缘》等剧目。演出结束后搭乘闽珠号由小三通管道进入大陆。
2007年6月19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初五日:闽剧《妈祖传说》首次公演
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和马祖戏曲界共同打造的古装闽剧无场次音乐剧《妈祖传说》于6月19、6月20日在福建省闽剧艺术中心公演。这也是该剧在福建省首次对外公开演出。
该剧导演黄天博、编剧吴远艺、作曲陈新国、灯光设计齐仕明、舞美设计陈文龙及林阳,演员陈琼、陈洪翔等。
2、陈洪翔女,1936年出生.重庆人,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期从事医药教学和科研工作。1986年创唾液癌胚抗原(CEA)单克隆抗体检测技术,并用于普查,早期发现和检查胃癌、并导致探讨对唾液作放射免疫及其它免疫检测内分泌、激素含量等意义。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要有:《炎黄散治疗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4,2卷4期)、《胃病患者各种舌苦的唾液、血清单克隆酶免疫及1251放射免疫三种CEA对比观察》(仲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问995.7卷2期)、《唾液CEA单克隆抗体检测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11卷6期)、参加全国"肿瘤防治"、"核技术在中医中药的研究和应用"1一4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等学术大会10余次,均提交论文,作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