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①,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②。效之,不亦达乎!”
注释①庾公:庚亮,字元规,任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的卢:马名。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名的卢。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
②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后面的人再见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亲说:你心肠好,一定会好心得好报,不用担心。
译文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他,叫他把马卖掉。庾亮说:“卖它,必定有买主,那就还要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从前孙叔敖打死两头蛇,用来保护后面来的人,这件事是古时候人们乐于称道的。我学习他,不也是很旷达的吗!”
阅读提示世上很多人都在赶潮流,在互相模仿,这无可指责。但是如果每个人在互相模仿时都模仿他人美的德行而不是攀比物质享受时,社会的现状一定会变得更好,人的境界也一定会变得更高尚。文中庾亮仿效别人的美德并一直坚持,这确实是不容易的。庾亮用“孙叔敖杀两头蛇”的故事,证明自己为别人消除灾难而宁愿自己冒险的行为是一种很旷达的行为。全文主要抓住对庾公的语言进行描写,突出了他为别人着想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