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称貔子窝,现属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辽南重镇。
一、地理位置与概况皮口镇地处黄海之滨,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普兰店市东端,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

[1]
皮口镇地理位置优越,陆路距丹东240公里,距大连市中心110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出口仅50公里,距普兰店市35公里;水路与长山列岛仅有8海里,距庄河49海里,距大连51海里,距丹东128海里,距韩国仁川港243海里,距日本长崎港 457海里,是大连东部沿海距日、韩最近的口岸,是一个集客、货、渔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小镇。
皮口镇常驻人口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万人。镇政府驻宋家,辖3个社区居委会:建设、新海、化工;17个村委会:八家、三官、炮台、宋家、三河、石固、大岭、城关、夹心、平岛、龙海、大尹、新台、修屯河、赞子河、果木园、崔家窑。镇域总面积286平方公里,城镇区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5华里,浅海水域20万亩,滩田12万亩,滩涂8.8万亩,还有面积为79.5公顷的海岛,被誉为“万倾碧波中的平静之舟”的避暑御寒的绝佳去处——平岛度假村。皮口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特产牛眼蛤。
二、历史沿革皮口,曾名貔子窝,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 因当地盛产一种俗称貔子的动物而得名。

曾在貔子窝出土的新石器晚期的彩陶壶,证明皮口地区早在公元3000年前便已有原始人类居住。貔子窝建城于唐代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城名红水城,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在貔子窝建港埠,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正式开辟为商埠是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年,至今有280余年。据《奉天通志》记载:“貔子窝往时为帆船第一码头,沿海一带及山东、朝鲜之商贾咸来互市,颇称繁盛。”交易的大宗商品为北方的粮豆、皮革、山货和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当时有“北有没沟营(营口、牛庄),南有貔子窝”之说,形象地反映当年这两处港口及其城区集市的繁盛。
貔子窝的历史沿革:
古属燕国辽东郡,
秦属辽东郡
西汉属燕国(幽州)辽东郡
汉属幽州辽东郡;东汉末,公孙度据辽东,属平州。
三国时期,属魏辽东郡。
西晋为平州辽东郡。
东晋元帝建武之年(公元317年),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燕和平州辽东郡。
东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高句丽陷辽东,属高句丽。
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克平壤,收复辽东,置安东都护府。
唐代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貔子窝建城,城名红水城.
辽属东京道东京辽阳府苏州辖区
金属东京路金州辖区
元属辽阳行省金州万户府
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金州卫,明洪武八年后(1375年),朝廷正式把皮口辟为商埠,从此,皮口商贾云集。
清雍正十二年属宁海县。道光二十三年改宁海为金州,属金州。
境万山环抱,东西南北皆海,惟东南一隅陆地,连复州成半岛形。沙河、清水、赞子、碧流诸河在东北入海。设有貔子窝市镇(清史稿)。[2]
清末俄占时期1898-1904:属关东州
1、貔子窝市
1898年3月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
1899年初,沙皇敕令实行“关东州”官制,将碧流河以西地区设为关东州,下设金州、貔子窝、亮甲店、旅顺、岛屿5个行政区和金州、旅顺、貔子窝3个市.
1899年8月16日,沙俄颁布《暂行关东州统治规则》,增设大连市,将旅大租借地划为四市五行政区。
貔子窝市,则为现在皮口镇沿海地区。
貔子窝行政区下又设四郡(联合村)、十二村。即:土城子郡(坡子村、杨家窝隆村、韩家屯村)、唐家房郡(兴隆堡村、大高家屯村、小杨树房村)、袁家屯郡(黄家屯村、袁家屯村)、刘家店郡(孙家屯村、邹家大院村、王家屯村、狍子沟村)。土城子、唐家房二郡在大沙河之东岸,袁家屯、刘家店二郡在大沙河之西岸。
日占时期1904-1945:属关东州
1904年5月26日,日第二军在金州设置金州军政署,并将其辖区分为五民务区。貔子窝地区则为第五民务区(东境至毕利河之中央,西境至大沙河之中央)。
2. 金州军政署第四管区
1905年1月1日,实施《辽东守备军行政规则》,于旧沙俄租借地内设置旅顺、青泥洼、金州三政区,并废止金州管下之五民务区,设置五管区。貔子窝地区则为金州第五管区。
1905年2月,将金州第二管区移管于旅顺军政署,随之,将第五管区(貔子窝管区)改名为第四管区。
1905年5月下旬,金州政区第四管区共辖一街、十二会、一列岛。即:貔子窝街、皮口北会、清水河西崖会南北会、清水河西崖会、清水河东崖会、赞子河西崖会、夹心子会、东老滩会、望洋台前会、潮沟崖会、沙包子会、朝阳庵会、唐家房会、长山列岛。又设五宪兵分遣所。即:貔子窝、唐家房、夹心子、长山列岛、叶家屯。
3、金州民政署貔子窝支署
1905年6月23日,在大连开设关东州民政署,并于旅顺及金州设置支署。各地军政署随之废止。
1905年7月上旬,金州军政署之所有事务移管于关东州民政署金州支署。
1905年7月7日,在夹心子会西山头设夹心子警察官吏派出所,辖赞子河以东之五会。即:夹心子会、潮沟崖会、望洋台前会、东老滩会、碧流河会
1905年8月19日,在杨树底会杨树底设杨树底警察官吏派出所,辖二会。即:杨树底会、郑家窑会。
1905年10月31日,组织关东总督府,并将关东州民政署移于其隶下。
1906年2月15日,在清水河西崖会沙泡子设清水河西崖警察官吏出张所,辖清水河西崖会。
1906年10月9日,金州民政署下设普兰店、貔子窝二支署。貔子窝支署辖一街、十二会、一列岛。即:貔子窝市街、貔子窝北会、赞子河西崖会、长山列岛、夹心子会、东老滩会、碧流河会、望洋台会、潮沟崖会、唐家房会、沙包子会、杨树底会、郑家窑会、清水河西崖会。
1907年5月15日,在东老滩会吴家屯设吴家屯警察官吏驻在所,辖东老滩会东部。
1907年8月26日,在赞子河西崖会孙家屯设孙家屯警察官吏驻在所,辖赞子河西崖会。
1907年9月14日,在貔子窝北会大宋家屯设大宋家屯警察官吏驻在所,辖貔子窝北会。
1907年9月23日,在郑家窑会郑家窑设郑家窑警察官吏驻在所,辖郑家窑会。
1907年9月28日,在望洋台会大芦家屯设大芦家屯警察官吏驻在所。同日,在唐家房会小杨树房设小杨树房警察官吏驻在所,辖唐家房会东部。
4. 金州民政署貔子窝支署
1908年4月1日,将警察官吏驻在所改称为警察官吏派出所。
1908年9月21日,于貔子窝东街设老爷庙街警察官吏派出所,以貔子窝市街、赞子河西崖会张家馆子、龙王庙、大刘家屯、修家屯、小陈家屯及貔子窝北会张家沟、小李家屯、大李家屯、大草市、隋家屯、小邹家屯、小刘家屯为其所辖。
5. 金州支署貔子窝出张所
1908年11月,关东都督府调整了辖区的行政区划,关东州的二级地方行政官署设旅顺、大连两个民政署。大连民政署之下设有金州民政支署,支署之下设有普兰店、貔子窝两个出张所。
6、貔子窝民政支署
1919年关东都督府被撤销,改设关东厅。这时的地方行政又恢复了旅顺、大连、金州3个行政区和民政署的形式,但在金州民政署之下,设立了普兰店和貔子窝两个民政支署。
1924年12月,关东厅又实行旅顺、大连两个行政区和两个民政署制度,撤销金州民政署。在大连民政署之下设立金州、普兰店和貔子窝3个民政支署。
1930年10月,将“关东州”划为5个行政区,即旅顺、大连、金州、普兰店和貔子窝行政区,并分别设立了民政署,由关东厅民政部直接监督和指导各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工作。
7、貔子窝民政署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大连解放,9月新金县民主政府在貔子窝成立,其后貔子窝隶属于安东省、辽南行政公署、辽宁省、辽东省、辽阳专区等。
1946年11月26日,国民党军占据新金县的大部分地区,在原日占“关东州”貔子窝民政署辖地(除长山列岛)和普兰店民政署辖地(除在苏军岗里部分),建立起“金县”,并重划乡、镇,乡下设保、甲。
8、貔子窝镇
1948年3月,貔子窝二次解放,撤销貔子窝行政区,新设貔子窝镇。
1949年12月7日,经辽东省政府批准,貔子窝镇改为区。[3]
9、貔子窝区
1950年8月15日,根据辽东省政府令,貔子窝区为新金县第1区;
1951年2月1日,根据辽东省人民政府通知,将貔子窝区人民政府改为貔子窝区公所,为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同时将行政村改为村人民政府。
1951年5月29日,根据辽东省人民政府通知,貔子窝区增设貔子窝镇。
1953年8月10日,将县府所在地的貔子窝镇建立一级政权,改为城关区人民政府;
1955年5月26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县辖区公所的名称均按地名称呼,不按数序排列的规定,恢复原乡名称。同年6月,县将城关区公所改为貔子窝镇人民委员会
1956年11月1日,新金县城由貔子窝迁到普兰店
1962年1月3日,撤销貔子窝镇并入貔子窝公社
10、皮口
1965年8月2日,根据辽宁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将貔子窝改名皮口。1969年8月皮口镇、社合一,成立皮口人民公社。
1973年5月7日撤销皮口人民公社,分设皮口镇和皮口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撤销皮口乡,原乡所辖行政区域分别划归皮口镇管辖。
2001年6月4日,经辽宁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皮口镇、赞子河乡,合并设立皮口镇。
三、文化、教育与医疗皮口镇现有高级中学一所(普兰店市第一中学),初级中学三所(普兰店市第二十中学、普兰店市第二十一中学、普兰店市第三十二中学),另有职业中专一所(大连皮口卫生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一所(大连皮口聋哑学校)

,小学21所。
皮口镇卫生医疗设施完备,现有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皮口镇中心卫生院、皮口镇卫生院赞子河分院、皮口镇卫生检疫站及各社区、村卫生所等几十家卫生医疗单位,担负全镇医疗卫生和保健服务工作。
皮口作为辽南古镇,不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而且地区文化历史悠久,民俗民间文化丰富,其中以每年正月初二的祭财神民俗文化、正月十三的祭海文化和正月十五巡街文化最具影响和代表性。而有关貔仙、大白碑、老龙头、凉水湾、矿泉井、海神娘娘、牛眼坨、牛眼蛤等等众多民间传说、故事,更为地区文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皮口小城镇文化也极大了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内容。而“黄海公园”——皮口西山风景区、“一洞仙”——狐仙洞风景区、“天鹅湖”——东大甸自然湿地以及平岛旅游度假村等地,不但是当地人们休闲、观光的最佳去处,也为丰富地区特色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皮口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陆岛交通港,是长海县距大陆的最近点。因此每年接待旅客近70万人,成为海岛旅游的重要中转站。
四、交通运输皮口镇地理位置优越,陆路距丹东240公里,距大连市中心110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出口仅50公里,距普兰店市35公里;水路与长山列岛仅有8海里,距庄河49海里,距大连51海里,距丹东128海里,距韩国仁川港243海里,距日本长崎港 457海里,是大连东部沿海距日、韩最近的口岸。

皮口镇有设施完备的港及公、铁客运站,镇内交通便利。金庄铁路、201国道、辽宁滨海大道、大庄高速、丹普路和海皮路横跨东西,皮瓦公路与沈太高速对接纵贯南北,皮口港500吨级滚装码头已开通国内多条航线,年货物吞吐量80多万吨,客运量69万人次,有一次可停靠150艘(120马力)渔船的国家级中心渔港,是大连东部沿海居日、韩最近的口岸,交通十分便利。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长兴岛到皮口高速公路也全面推进,长皮高速公路全长79公里,其中长兴岛至炮台镇35公里,炮台镇至皮口段44公里,尤其是即将开工的皮炮段,借助国家拉动内需的大好机遇,成为今年全省8000亿拉动内需的重点建设项目。长皮高速公路预计2012年全线竣工通车。那时从渤海的长兴岛港到黄海的皮口港,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到达,还可以和沈大、丹大这两条南北大通道有效连接。[4]
五、港口与岛屿皮口港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陆岛交通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地处东经122°21,北纬39°34’,是普兰店市唯一的海上窗口和通道,也是长海县距大陆的最近点。背靠东北广大腹地,面临黄海与长山列岛连波。水路距韩国仁港243海里,距日本长崎港457海里,距丹东128海里,距大连51海里,距庄河49海里,距长海县大长山鸳鸯港仅7.8海里,远与冀,津、鲁等口岸通商。[5]
皮口港口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就是辽南的一个重要靠泊点。一代文豪郭沫若于1948年秋由香港乘船赴东北,途经皮口港附近时,被这里秀美的风光所吸引,欣然命笔,留下了“貔子窝前舟暂停,阳光璀璨海波平;汪洋万顷青于靛,小屿珊瑚列画屏”的不朽诗句。
随着“五点一线”的积极推进,以港口为依托的皮口临港产业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皮口镇抓住这个机遇,依托港口物流优势,

借力其他区域经济和港口资源,形成联动发展,使临港产业迅速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
在皮口镇中心公园远眺,三千多米长的港口引堤把陆地与牛眼坨连成一线,仿佛是条巨龙,不断地从大海里汲取力量,牵引着古镇经济腾飞。经过近几年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今皮口港已修筑海上引堤3,600米,300吨级客货兼用泊位5个,500吨级滚装码头2个,滚装兼作客运1000吨级码头2个,货场3万平方米,停车场7.7平方米,架设通讯线路3000米,架设动力电10千瓦线路,与长海县开通13条客运航线,23艘客船与诸岛通航,最快到长海县仅需20分钟。2002年又新建豪华客运站大楼5700平方米,整体服务功能处于北方海上客运领先地位。
目前,皮口港年货物吞吐量达80万吨,年客运吞吐量69万人次。如今,皮口港国家一级渔港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码头109米,防波堤500米,围堰长度1022米,港池疏浚60万立方米,执法办证中心500平方米,配套水电设施及通讯导航设备等。工程总投资额将达2900多万元,整个工期预计为两年,2010年竣工。
[6]平岛,位于皮口镇西南黄海里长山水道南部海域,距陆地最近处清水河口3公里,牛眼坨码头西南侧。因岛上平坦得名。呈梯形,东西走向,东高西低,长约1.3公里,宽0.8公里,陆地面积1.04平方公里,海拔30.9米。涨潮时周围水深3米。地质属太古界片麻岩。为平岛村驻地,人口500余人,耕地730亩,种植玉米、大豆等。以渔业为主,产杂鱼、蟹等,建有百吨冷冻库。现已规划成具有渔家特色的旅游度假村,每年接待大批上岛旅游的游客,旅游服务业已成为岛内第二大产业。
马牙岛,位于皮口镇西南黄海里长山水道南部海域,距陆地最近处约3公里,牛眼坨码头东侧,南高北低呈"8"型,面积约0.3平方公里,岛上无居民。
六、经济与产业作为被国家渔业部确定为全国水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的皮口镇,一直在做大做强水产文章。近年来,皮口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初步形成了以水产品养殖加工、服装加工为主,建安、铸造、旅游、机械加工为补充的地区产业框架。
2006年,实现固定资产1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0.9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16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6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07元,增长19.5%。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25.6亿元。
皮口镇区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和8平方公里的水产品加工园区,园区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全镇拥有以大连太阳鹰服装、合成富服装为龙头的服装企业43家,拥有以大连有德、玉璘、万众、科洋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企业28家,以及大连华明铸工、碧海环保、业发印刷等骨干企业。天伦公司为提高海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已建成了中国东北地区一流规模和科技含量的海产品精加工基地——“天伦海洋生物科技园”。投资2亿元的有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74亿元的大连玉璘海洋生物科技园、投资2.75亿元的万众海洋科技园、投资9,000万元的碧海环保、投资7,000万元的华明铸工以及合成富服装、太阳鹰服装等企业已成为两个园区的先导企业。
[7]皮口镇在临港产业区规划出4平方公里作为长海“飞地”经济发展的腹地,陆岛双方实现了合作。“合作发展、双赢共进”便是它的主旋律。长海县总投资6亿元,计划用3 5年时间完成整个渔业加工区建设。目前,在完成80%土石方回填工程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长海县渔业加工区的建设,标志着东北地区最大的陆岛交通港———皮口港,开始由一个简单的交通物流港变成一个多元的集群产业发展港,并与长海县形成联动发展。而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这种联动发展的集群效应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延伸。
建筑开发、盐业化工、机械装备等皮口镇主导产业优势日益明显,产业集聚、规模效益增势迅猛,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园区内三纵三横路网已经形成。碧海环保、白云辅料等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纷纷落户。长海渔业加工区建设迅速推进,已投入资金1亿元。基础设施的强力推进,使园区的承载能力迅速增强,将成为支持皮口未来发展的产业区、新城区和重要税源经济基地。
皮口镇大力加强产业调整,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以水稻、玉米为主,以蔬菜和果木种植为辅的农业基础产业。皮口镇三河村于2007年被市政府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区域面积10.3平方公里,现有17个村民组,1409户,4206人,耕地7381亩。目前,该村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已投入资金181万元。
七、发展定位及公共服务1997年皮口镇被国家体改委等十一部委确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辽宁省确定为中心小城镇,2004年又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被国家渔业部确定为全国水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被大连市定为重点开发建设的小城市。皮口镇是辽宁省100个中心小城镇之一,是普兰店市发展的次中心,定位中心小城市,是大连市组团式拓展、开发大连皮杨陆岛经济区的核心。全镇总户数29396户,总人口83092人,其中农业人口48028人。

皮口镇现拥有省一级乡镇敬老院、大连市一流的公安分局、武警边防、国税、地税、电业局、邮政局、电信局、银行等办公场所,法庭、工商等执法部门在皮口都有派出机构并有地方驻军。220千伏的变电所座落在境内,1万吨能力的净水厂即将扩建成5万吨。市政、环卫、城管中队等城镇管理职能部门一应俱全,购物、旅游、休闲、娱乐场所众多,城镇功能齐全。
[8]此外,皮口镇不断优化镇内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已经投入了1.2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已达到了“七通一平”标准;程控电话、邮政业务通达世界各地。同时“一站式服务”保证了招商引资的高效、便捷。完善的软硬件条件迅速吸引了大量客商,目前,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26家,以发展科技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并涉及机械制造、服装加工等多个行业,产品远销日、韩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22.3亿余元。
海天浩渺任飞跃,钟灵毓秀抒新篇。如今的皮口镇正凭借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的建设东风,一步步向海滨小城市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