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代文学家金銮所作散曲。写河南水乡雨后初晴的景色,并引入作者的愁思。作者在短短的数行内,描写了雨停、日照、天晴、虹生的四个画面,结尾语言幽默、诙谐,带有喜剧意味的自嘲,表面上增加了新霁的情趣,其实又含蓄地流露出上天无门的惆怅。
目录
作品概况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赏析作者简介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南商调]黄莺儿·新霁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金銮
作品体裁:散曲
作品原文[南商调]黄莺儿·新霁①
细雨卷轻雷,
趁西风过小溪,
夕阳芳草浑无际。②
浮云片时,
长空万里,
江城独立生愁思。
拂虹霓,
模糊老眼,
还当作上天梯。[1]
作品注释①黄莺儿:此曲牌属南商调,句式为五六七、四四七、三四五、共九句八韵。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浑:全。[1]
作品赏析这首小令写河南水乡雨后初晴的景色,并引入作者的愁思。作品抓住“新”字做文章,描绘出雨后初晴过程中的不同画面。首句写急雨骤歇,虽然还飘洒着霏霏细雨,回响着隐隐的轻雷,但终成收势。着一“卷”字,预示着天色完全放晴的先兆。这是第一个画面。三句写夕阳照耀下无边无际的芳草,金黄色与草绿色交相辉映,融成一片,格外清新绮丽。这是第二个画面。四、五句写万里长空中残存着几朵飘浮不定的白云,颇有蓝底白花的韵致。这是第三个画面。末几句写长空中的虹霓,未染其色独重其势,只见一道彩虹从天而降,仿佛是一架可以攀登的云梯。这是第四个画面。四个画面前后贯穿,恰好描述出雨停、日照、天晴、虹生的过程。而在天上阴霾渐开的同时,诗人又写他心头的阴影却无法拂出。他时而漫步郊外,时而独立城头,显得心事重重,愁思缕缕。这与雨后新霁、清芬扑面的景色,形成微妙的反衬。末三句写他由于老眼昏花,竟想用手去触摸彩虹。作者这带有喜剧意味的自嘲,表面上增加了新霁的情趣,其实又含蓄地流露出上天无门的惆怅。[1]
作者简介金銮,生卒年不详,字在衡,明代文学家。号白屿,甘肃陇西人。侨居金陵。明代嘉靖(1522—1566)、万历(1573—1620)年间在世。卒年九十。性情豪爽,洞解音律,常结交四方豪士,酒酣伏案,吟咏诗歌。擅诗文,散曲有《萧爽齐乐府》,风格于清丽中见诙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