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龙津路是中国广州市的一条道路,全长约2.3公里,宽10至17米。全路分东、中、西三段,东起人民中路至康王中路为龙津东路,往西至华贵路为龙津中路,再往西至荔湾湖公园前向南折名为龙津西路。道路两旁骑楼众多,具有浓厚的西关特色。

龙津路于1930年扩建成道路,因附近有龙津石桥故名龙津路。文化大革命时期,龙津西、中、东三段路,曾分别命名为“向阳一路”、“向阳二路”、“向阳三路”,1982年复名。

相传广州龙津路的神奇来历

明代,有个英国商人到五仙观游览,看到一小小的葛藤竟然吊着一口几千公斤重的大钟。尽管藤都干了,但还是非常坚韧。英国人知道这肯定是件宝,就骗庙祝公说:“这小小的藤,吊着那么大的铜钟,太危险了,我铸条大铁索给你们,换了它吧!”

庙祝公是个老实人,也就答应了。英国商人高高兴兴地吧葛藤拿回位于白鹅潭畔的驿馆去,他见藤条上积满了灰尘,就放到水里去洗洗。谁知这条藤一碰到水,就变成一条龙,挣脱了英国人的手,腾飞上天。

飞上天空的龙不小心将一口唾沫滴在西关一处。从此,因为得到了“龙津”的这个地方便被称为“龙津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