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诗人阿毛阿毛简介阿毛:女。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2009-2010年度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

著有诗集《为水所伤》、《至上的星星》、《我的时光俪歌》、《变奏》,中短篇小说集《杯上的苹果》,长篇小说集《欲望》、《谁带我回家》,散文集《影像的火车》、《石头的激情》、《最美文·阿毛卷——苹果的法则》,诗文选《旋转的镜面》等。代表作有《女人辞典》、《爱情教育诗》、《午夜的诗人》、《多么爱》、《取暖》、《如此不忍》、《玻璃器皿》、《孤独症》及著名的争议诗《当哥哥有了外遇》等。作品曾入选百余种文集、年鉴及感动大学生的读本。荣获“《诗歌月刊》2007年度诗人奖”、华文青年诗人奖、中国2009年度最佳爱情诗奖,等。

2010年爱斐儿摄影

阿毛的专著诗集:《为水所伤》(1992.11)、《至上的星星》(1999.6)、《我的时光俪歌》(2006.1)、《变奏》(2010.6)

中短篇小说集:《杯上的苹果》(1997.5)

长篇小说:《欲望》(1998.6)、《谁带我回家》(2005.1)

诗文选集:《旋转的镜面》(2006.9)

散文集:《影像的火车》(2008.11)、《石头的激情》(2010.11)、《苹果的法则》(2011.4)阿毛主要奖项1990年荣获“莺歌杯湖北青年诗坛优秀奖”。

1991年荣获“海内外当代青年诗歌新人奖”。

2002年荣获《芳草》小说奖。

2003年荣获《长江文艺》诗歌奖。

2007年《诗歌月刊》年度诗人奖;2007年度诗歌奖。

2009年3月荣获“武汉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9年荣获 “华文青年诗人奖”。

2009年11月,诗歌《多么爱》荣获“中国2009年度最佳爱情诗奖”。

2010年3月荣获“武汉市十佳女宣传文化工作者”。阿毛的专著简介、评论及影响1992年11月,诗集《为水所伤》出版。

1.阿毛诗集《为水所伤》的封面书影

该诗集辑入80首诗。以挽歌的形式承担着女人感情与生命的创痛。这部集子是献给那些为理想而受伤的女性的。“为水所伤”的“水”不仅仅是“水”充满柔情的本意,也不仅仅是指情感,它更是一些“理想”的代称和一些别的让人受伤的元素。

评论家称“《为水所伤》有别于甜蜜的抒情诗或深刻的先锋诗。它直接把笔锋指向时代的精神官能症——伤(即真的被扭曲、挣扎、呐喊)。在这一点上,《为水所伤》走在别的诗人的前面。……诗歌对人的天性之苦的反抗、对受伤的反抗似乎是漫不经心的,其实是铿锵有力的。”这部集子因以明白晓畅的诗歌语言坦呈女性的情感、抚慰女性不可言说的创痛,而深受女性读者的喜爱。

1997年5月,中短篇小说集《杯上的苹果》出版。

此书着力刻画一系列知识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及她们对理想、事业,爱情婚姻家庭独特的坚守与经营。

评论称此书“以敏感而独特的触角与视角,刻画了一系列知识女性的众生相”,对人们洞悉这个群体的女性的细腻内心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文学范本。阿毛的小说集《杯上的苹果》

1998年4月,长篇小说《欲望》出版。

阿毛长篇小说《欲望》

一个艺术女性的成长史与奋斗史。她克服了来自内心与外界的诱惑,既坚守了自己心灵的纯洁,又获得了事业的辉煌。本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仅活得干净还活得辉煌的艺术女性形象。

1999年6月,诗集《至上的星星》出版。

阿毛诗集《至上的星星》

辑入200多首诗。这本集子从写“女孩”到“女人”,再写到“诗人”。用诗歌这种体裁写了女性这一性别的成长史。

此部诗集被认为是一部女性的诗歌传记。同时被看作是一部女性的宣言,一部弱者的自传。

2003年5月至2005年1月(短诗《当哥哥有了外遇》引发的争议)

原载2002年2月《诗歌月刊》的诗歌《当哥哥有了外遇》,被当年的五种诗歌选本转载。此诗因大胆自如地采用口语化写作,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批评精神,而引发2003年5月自《华厦诗报》开始的“口语能否入诗”、“新诗有无传统”等争议。此争议经《文艺报》、《诗刊》、《诗歌月刊》等刊物一波又一波的争议,掀起一次又一次的争议高潮。争议文章及报道先后见诸于在《华夏诗报》、《文艺报》、《诗刊》、《文学报》、《诗歌月刊》、《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爱情婚姻家庭》等报刊杂志上及若干文学网站。

《诗刊》2003年夏天举办的诗歌沙龙和2003年底北大、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中文系的研究生先后对这首诗进行了评析。许多诗评家,包括谢冕在内老一辈诗评家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该诗是近几年少有的优异的口语佳作。同时,该诗为诗歌怎样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此次争议被《文学报》评为“2004年中国诗坛大事之一”,“最早引起广泛注意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争议”。

2005年1月,长篇小说《谁带我回家》出版。

阿毛长篇小说《谁带我回家》

写一个事业成功的女性对爱情与婚姻的追求与疑惑。再成功的女性其内心终究是要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她的幸福感并不与她的辉煌的事业成正比。“树高风摧之”,“水清则无鱼”。因而,这个能带她回家的“谁”显得尤其稀有与珍贵。“谁带我回家”的真正含义是“谁能带我回家”?“谁能担此重任”?

评论认为,“这部小说写了滚滚红尘中遗世独立的女性,最朴素最原始的愿望——那就是拥有一个甜蜜的家。可这样一个愿望却对一个事业成功的艺术女性来说,却是非常地难得。……与其说是家的难得,不如说是组成家的那个对象的难得。那个‘谁’的难得。‘谁带我回家’成为艺术女性的永远的困惑。”

2006年1月,诗集《我的时光俪歌》出版。

阿毛诗集《我的时光俪歌》

这部诗集收入了1991年至2005年的精品诗歌力作。

评论认为这部诗集是“诗人献给时光的歌,是诗人在1991年至2005年这段时光河流中跳出的好看的浪花,是一部优秀的诗集。”

2006年8月,《阿毛诗文选——旋转的镜面》出版。

阿毛诗文选《旋转的镜面》

此书是精选自1993年至2006年的创作的诗歌、小说、散文的合集。比较集中地展示了作者在诗歌、小说、散文方面的创作成果。

评论认为“此文选是一个集诗歌、小说、散文而成的三棱镜。是一位诗人、作家奉献出来的丰厚的创作成果。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2008年11月散文集《影像的火车》出版。

阿毛散文集《影像的火车》

本书共《像蝴蝶一样美》、《文字的植物园》、《爱情的功与罪》、《性对爱的伤害》、《爱诗人的理由》、《凡美皆有毒》、《苹果的法则》等七个篇章。该书图文并茂,装帧华美,设计新颖、典雅。是一部兼具阅读性、艺术性及收藏价值于一体的图文版散文集。这列《影像的火车》装载的主要乘客是电影的导演、演员,电影中的男人、女人,作家、诗人、文学艺术史上的音乐家、画家……同时折射的却是人性中的我们,我们自己,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生活、爱情,物质与精神。所以,这列《影像的火车》,不仅与电影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精神紧紧相连。评论称“一篇篇文字从依托电影而越离于电影。这些文字有时候是电影下面波澜壮阔的海,有时候又是电影之上神秘奇谲的花朵。阿毛的文字之于电影,起先是附生的,后来却是强大地独立出来,单独地对抗时间。这对抗既是美丽的也是优雅的,既有情感的敏锐与温暖,也有思想的刀锋与决绝。”

2010年6月诗集《变奏》出版。

阿毛诗集《变奏》

《变奏》收录的诗歌,分六卷。第一卷《时间之爱》、第二卷《白纸黑钻》收录的是阿毛2001年至2004年的诗歌代表作、2005年至2006年的重要诗歌作品。它们是阿毛对2005年出版的诗集《我的时光俪歌》及2006年出版的诗文选《旋转的镜面》中同一时期诗歌的再度精选(组诗《后现代》除外,该组诗是2007年创作的)。第三卷《红尘三拍》收录的是阿毛2007年创作的诗歌(2006年创作的诗歌《2月14日情人节中国之怪状》、《懦夫(妇)的外遇症(史)掠影》除外)。第四卷《提线木偶》收入的是阿毛2008年创作的诗歌。第五卷《玻璃器皿》及第六卷《纸上铁轨》收录的都是阿毛2009年创作的诗歌。不同的是《玻璃器皿》是2009年上半年创作的,而《纸上铁轨》则是2009年9月阿毛成为首都师范大学的驻校诗人以来创作的。这六卷诗歌,共同构成了阿毛新世纪十年的诗歌变奏。

2010年11月散文集《石头的激情》出版。

阿毛散文集《石头的激情》

全书分五辑。第一辑写的是友情爱情,真实、感性、空灵,充满温柔的激情与思想;后四辑关于生活、阅读、写作、爱与梦想,在感性与空灵的基础上,倾注了女性独特的触角与思想。这触角与思想,既有激情又有魅力,既有情感的温暖又有思想的刀锋。

这部作品,在私人意义上是一本散文自传。但在思想意义上,却是一部女性成长史。它涉及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往事到友情,从物质生活到内心生活,从内心生活又到梦想生活,通过触及感情生活、物质生活、内心生活、梦想生活的一些敏感的神经,展示女性的情感与思想魅力。

2011年4月散文集《苹果的法则》出版。

《最美文阿毛卷——苹果的法则》

《苹果的法则》是诗人、作家阿毛自散文集《影像的火车》、《石头的激情》出版以来,新近出版的第三部散文集,是一部散文精选集。该书精选了作者散文43篇,诗歌10首。全书分《玫瑰的歌唱》、《苹果的法则》、《纸上的战争》、《白纸黑钻》四辑。从当下出发,以一个诗人独特的视角和诗意的语言,书写了中外艺术家们的激情与梦想、爱与人生,以及诗人充满个性的生命体验。该书图文并茂,设计新颖,装帧雅致。每篇文章皆插有与内容相符的配图。四个小辑之间配以花饰,插入作者创作的优美诗歌。婉转典雅,耐人寻味!是一部清新别致的美丽之书。专家评论谢 冕(评论家):阿毛的诗歌处理了很多我们生活中活脱脱的材料,没有离开这个浮躁毛糙的时代并与之发生纠缠,在滑稽和荒诞中蕴含了强大的理性和批判精神。阿毛的诗歌不仅入世而且表达愤怒,不是一般女性诗歌的柔软,而是坚硬的。《当哥哥有了外遇》等诗歌写了当代人内心的复杂性、与周围世界产生矛盾后的尴尬处境,这样的题材小说很好处理,但是诗歌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而阿毛则做得非常出色。另外,阿毛诗歌中大量的“火车”意象和感人场景,内涵丰富,引人深思,非常深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保留了世俗生活场景以及对之深入的诗性思考。

吴思敬(评论家):稍纵即逝的微妙感受,通向生命本真的真诚抒写,睿智而含蓄的理性思辨,自然而优雅的书卷气息,构成阿毛写作的多面体,使阿毛的作品在当代女性写作中呈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郁 葱(诗人、评论家):阿毛是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坛一位重要的女诗人,是中国女性诗歌的一个代表性诗人。她的诗歌有着宽泛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想,以激情的袒露和内敛的沉思,用女性的敏感抒写现代人内心的冲突与思考。阿毛新世纪以来的诗歌不仅是个人的诗歌成长史和精神传记,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中国女性诗歌发展和变化的轨迹。正像《变奏》这一题名所昭示的,它所揭示的是一种向生命本真的回归,是一位心怀大爱的诗人对世界的回眸。

王光明(评论家):阿毛是这些年来,或者说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诗人和时代关系的一个个案。阿毛的诗歌比较典型地呈现了诗人和时代的关系、诗人和中国诗歌语境的关系。在阿毛的诗歌里呈现了时代拉坠的下沉的力量,诗人却努力向上探询。使我们下沉的力量就是这个时代无限膨胀的欲望,而阿毛坚持的是有灵魂的诗歌写作。阿毛的诗歌就像是黑夜中的月亮,她的诗歌一直在关怀诗人与时代的关系。阿毛要完成的就是要让词语具有生命,在纸上住下来。

何向阳(评论家):阿毛的诗中,有冷、硬,有坚韧、不屈,有经得了时光打磨的东西,如暗夜钻石,在深不可见的低处闪着光,也如仁厚的铁轨承负着千钧的重量。她的诗歌写得极为灵动,诗的节奏刚烈一般出手,又砰然爆裂,那些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跳跃性极强,如剑舞空中,到终结处,又收得极为利索干净。一些诗作呈现为女性身份与诗人身份在创造生命这个关节上的叠印与呼应。 一些诗作在探索作为女性的我的意义上走得很远,但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声音覆盖过它们,她总要回到那个写作者的自认。这个高于性别的写作者形象,在当代女诗人诗中并不多见,甚至在当代诗人的诗中也不多见。阿毛近十年来的诗歌中对于“这个人”(写作者)的反复摹写,好像是对于自我灵魂的一种深层提醒。提醒是另一种确认。阿毛具有的大爱、具有的宽阔襟抱和整合能力,使她的诗写得大气清正,使她的诗获取了一种特别的力量。《变奏》中的不少诗歌呈现出宏远的气象,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诗人与人类的合二为一。

张燕玲(评论家):新世纪以来,阿毛的写作转变为“自然平实”诗风,以“口语”更为细腻地擦拭尘世中生活的纹理,让个人的可感细节充分绽放。阿毛的写作努力立于人类情感与经验的广泛而细切的提炼上,其诗心不断向内向生活细节深掘,诗笔如刃直指俗世与心灵。阿毛诗歌中细节的处理,令人称赏。在快节奏的当下功利社会里,我们的生活缺乏细节,商业化娱乐化删除着我们生活的细节,沉静下来的阿毛放慢了生活节奏,静气地体味生活,感受令她心动的每个细节,深思她曾思过的东西,并以此疗伤,以此描述细节并创造着自己的异质的写作。正因为对日常生活的关照,对个人的可感细节的注重,对口语化写作的倡导,使得阿毛的诗歌可感素朴、敏锐有力,也更容易获得读者的应和,令人感知到她从意象繁复、节奏密集到单纯沉静的变奏,从个人清浅的吟唱,向生活向内心的挖掘与描述,并走向对生活的直面与反思。

张清华(评论家):阿毛的诗歌非常有力量。一般的诗人到了中年都会呈现出疲累的迹象,诗歌的力量会日益稀薄。而阿毛的诗歌却具有非常强大的冲动,是喷发式的,这在于阿毛的不妥协,她和她的时代、和自己的生命状态、和周围的一切时刻保持了一种诗意的、真诚的紧张关系。阿毛的很多诗披露了大量的个人情感的秘密,非常具有吸引力。这使得阅读不仅面对文本,而且还可以想象情感主体的生命状态。阿毛的诗歌使得个体经验与女性意识和公共知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个人性有效通向公共性。

王家新(诗人、评论家):阿毛的很多诗作读来令人感动。她有一颗真诚、敏感的诗心。阿毛的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呈现了诗人经验的成长以及对时间的吸收和转化。阿毛的诗歌有很决绝的品质,这种毫不妥协的决绝品质和诗歌精神非常可贵。

陈应松(作家):她的先锋姿态,她对人性的洞悉,她的语言深度,她所坚持的艺术理想,都令我们感动并肃然起敬。阿毛无疑是独特的。

刘醒龙(作家):阿毛的诗有一种十分难能可贵的平凡之美。相对于一些做作得连自己都不明白往何处去的诗作,这种用平常心来审美的诗歌精神,更能撼动心灵。正如难得一见的南迦巴瓦峰,那种奇美,不用多说便足以动人。反而是我们身前身后漫不经心的丘陵等,你不找她,她也会自动来找你的日常种种,她的美,需要有深度和有广度的诗歌视野才能发现。正因为具有这样的深刻与广阔,阿毛的诗,在为我们所常见的人生抒怀时,表达着人生的美与更美。

李俊国(评论家):诗集《变奏》体现了阿毛的诗歌艺术想象力的两种变化:一、艺术思维向自我内心的深度开掘与富于疼痛感的多样态表达。因此,阿毛的诗,有生命质感。二、由“阅心”到“阅人”“阅世”,将心象与世象互通,使诗歌有了重量。

樊 星(评论家):阿毛诗集《变奏》体现了她的一贯风格:一方面曲尽其妙地表达她对于爱和生活的丰富体验,另一方面关注现实,记录下自己对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困惑与思考。这样,她就使自己的诗歌创作既与流行的“世俗化”风气区别了开来,也不同于某些“知识分子写作”的晦涩与不知所云。她因此而在当代诗坛上显示了自己的独特追求。

蔚 蓝(评论家):阿毛把生活的种种,都变成了她的诗,万情都变成了她诗歌的源泉。近些年来阿毛的诗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了她的诗歌中变奏的主题,但是她诗歌中一直未变的仍然是爱,对生活之爱,对诗歌之爱,对万事万物之爱。

刘川鄂(评论家):蛰伏在夜半,向美而在。这是阿毛的诗。以优雅高贵和充满暖意的诗歌抵抗这个物质化生存的庸常世界,孤独而执著。我以为,阿毛的《女人辞典》是新世纪中国诗坛最好的诗歌之一。阿毛诗歌年表选90年代

为水所伤(1989)

一间自己的屋子(1991)

故土(1992)

两性之战(1993

敲碎岩石让它成为星星(1993)

为什么我总爱敌视人群(1993)

被爱的食物(1994)

世纪末的最后夜晚(1995)

洪水将至(1995)

至上的星星,至上的爱者(1995)

风中的眼睛(1996)

逝者(1996)

最高意义之上(1996)

黑夜用灵魂写作的人(1996)

外遇(1997)

对比(1997)

距离(1997

童年(1997)

风,它的身姿(1997)

2001年

女人辞典(长诗)

午夜的诗人(长诗)

爱情教育诗(长诗)

当哥哥有了外遇

雪在哪里不哭

去年在马伦巴

2002年

以前和现在

永不醒来

我生活之外

在皮肤下面

时间

我和我们(长诗)

由词跑向诗(长诗)

2003年

宽容

仿特德·贝里根《死去的人们》(长诗,实验诗)

2004年

在场的忧伤

风声

我是这最末一个

用这样的和谐

消逝之前

岁月签收

如果你一直喊

不能不写到

石头也会疼

火车到站

2005年

献诗

春天来了

像春天一样

转过身来

心要静下来

居住在文字里

白纸黑字

如此不

秋风辞

取暖

夜半

不小心

波,浪,波浪,波……浪

2006年

时间之爱(组诗)(2005.11-2006.2)

女儿身(组诗)

2月14日情人节中国之怪状

懦夫(妇)的外遇症(史)掠影

印象诗

春雪

偏头疼

火车驶过故乡(

唱法

形式

多么爱

故园

更多

三阶段

2007年

红尘三拍

美德

早春的唯美

替凡高写一首给荷兰的诗

春闲的几个关键词

暴雨

单身女人的春天

慢慢撕

我听鸟语

半夜醒来

后现代(组诗,2007.1-7)

消声器(组诗,2007.5-8)

变奏诗(组诗,2006.9-2007.9)

北疆组诗((2007.10.2-10.12)

2008年

波斯猫

大雪天和一列安娜的火车

艺术论

艺校和大排档

从茶馆到书店偶得

嗜烟者

春天的禁忌

夏娃

向晚的艺术

途中的美学

黄山诗

鹅毛笔

临摹

被折断的秋季

提线木偶

途中的美学

黄山诗

钻石的形成

2009年

玻璃器皿

独角戏

孤独症

爱情病(组诗)

高大的白杨树

秋天铺下纸张

奔向远方的铁轨

境遇

纸上铁轨

火车在纸上轰鸣

在图书馆伐木

现场

剪辑火车与水波

2010年

忍不住

这些雨

终于

在大觉寺谈起鼓浪屿

我所说的火车

高烧的夏天

浮生

回形针

身体里的一些鸟

孤独啊

这里是人间的哪里?

浮生所想

铺张

发明一个童话世界

2011年

挽歌

旅埃组诗

从早到晚的日光

双人床

我所有的睡眠

摘樱桃

编筐装雪阿毛诗歌选为水所伤

这里的一切已不堪风雨

彻底的失败与绝望

睡莲静美而忧郁

为水所伤

鱼在深处渴望,无限温柔

呼吸或游动,对着水中的影

相亲相爱却没有通途

这里的一切静美而忧郁

谁在爱情里痛饮或哭泣

看睡莲之上的小花

隔着永远的水

如火如荼或凋零

为水所伤

1989年或1990年

敲碎岩石让它成为星星

敲碎岩石,让它成为星星

成为黑夜里高悬的灯

在世界的边缘

我们是最后留下来的那群人

语言的光穿过诗歌

诗歌穿过我们的内心

岩石抵达天空,成为星星

这无边的夜

我们自己点燃自己

照耀自己

我们大彻大悟

诗歌的灯在高处闪烁

我们是黑雾中

永不偏离方向的一群

诗歌依然不会让我们

无所不能,但我们

仍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敲碎岩石,让它成为星星

敲碎自己,成为通往高处的路

1993年11月10日

当哥哥有了外遇

绝不是绯闻

但的确是灾难

当哥哥有了外遇

谁都不会想到

他会扔出一颗炸弹

以前他老老实实

爱妻怜子

在亲戚朋友中有口皆碑

谁会想到他

会为一个比他小了十五岁的女孩子

丢了工作

妻子和十七岁的儿子

在家里他成为一个

被极力挽留的躯壳

在亲人中他成为一个谎言

他不回头了

他成了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人

没有亲情、没有手足

没有道德和秩序

他完了

他把爱这把火烧过了头

烧到他自己的身上

他妻子的身上、孩子的身上

母亲的身上

和我们兄弟姐妹的身上

嫂子的头疼又犯了

侄子的自闭症更厉害了

母亲的血压升高了

亲人的脾气给惹恼了

我在小说里写过很多

外遇的烦恼

但别人的外遇

没有哥哥的外遇让我心烦

对于现实中活生生的一次

我早已不用笔去杀它

而是用一个妹妹的嘴

吼着,去死吧,你

这是一个严重的事件

严重到成为一个灾难

我并不想当一个道德的裁判

只想当一个杀手

2001.11

献诗

这一首诗给夜半。

给阳台上不断张开的翅膀,

给细雨中不断返回的身体,

于一小点光中,

低声地吟咏。

给微亮的萤火虫,

它的轻和缓,不似蝴蝶

在空虚的地方眷恋。

这首诗给夜半的私语,

给私语中不断出现的前世今生。

给所有秘密,无音区,

和手指无法弹奏的区域。

给眼泪,它晶莹剔透,

却仍是话语抵达不到的地方。

给灯下写字的人,

他半生的光阴都在纸上。

2005.3

独角戏

亲爱的,本来是两个人的戏,

你让我一个人唱。

本来是两个家庭的事,

你让我一个人担。

本来是一个国家的事,

你把无数个国度给我。

本来是灵魂的事,

你把肉体给我。

本来是大地的事,

你把天空给我。

本来是芳草的事,

你把天涯给我。

本来是海洋的事,

你把海啸给我。

本来是地震的事,

你把尸体给我。

本来是医院的事,

你把葬场给我。

本来是尘土的事,

你把墓碑给我。

……黄沙漫过来了,覆盖尘土。

亲爱的,独角戏也要唱完了。

2009.2.18

玻璃器皿

它的美是必须空着,

必须干净而脆弱。

明亮的光线覆盖它:

像卷心菜那么舒慵,

或莲花那么圣洁

的样子。

但爱的唇不能吻它,

一颗不能碰撞的心;

被聚焦的夜半之光,

华服下的利器!

坐不能拥江山,

站不能爱人类!

这低泣的洞口,

这悲悯的母性。

你们用它盛空气或糖果,

我用它盛眼泪或火。

2009.1.3初稿,2009.5.27改定

孤独症

歌曲哼完了,

频道搜遍了,

书页翻卷了,

床榻睡晕了,

衣衫倦怠,

头发一团糟……

嗨,很久没写惊人的句子。

你发来短信,

我在阳台上剪去多余的花枝,

向外抛。

2009.5.23

孤独啊

满怀前生今世的爱,却没有一个受爱者,

或者说,没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爱人。

写有万千情书,却没有一个收信者,

或者说,没有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读它的人。

而爱与写作却永无终止……

2010-9-18阿毛文学年表1977年前后

1977年以前是孤独而安静的童年,默片时代。1978年以后是忧伤而多思的季节,在大学三年级那年缤纷成伤感的诗句。

1988年

开始诗歌创作并发表处女作《情感潮汐》(组诗)。此诗荣获武汉地区高校五·四诗歌大奖赛一等奖。

1989年

中南财经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开始在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在1989年~1994年中创作并发表大量诗歌共荣获各类诗歌大赛奖近二十次。

1990年

完成组诗《为水所伤》、《随雪而逝》、《故土》等作品。荣获“莺歌杯湖北青年诗坛优秀奖”。

1991年

荣获“海内外当代青年诗歌新人奖”。

1992年

出版诗集《为水所伤》。它的刀锋直刺向这个时代的精神疾痼:伤,即真的被强暴,真的扭曲、挣扎、呐喊。

1993年

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

1994年

开始小说创作,并发表小说处女作《星星高高在上》。力图在小说中安置上诗歌的钻石,以提高小说的品质,使小说呈现出诗和哲学的光芒和高度。这是作者致力于诗体小说写作的目的。

1995年

发表中篇处女作《非经典爱情》。开始长篇小说《欲望》的构思。创作了《走前唤醒我》、《包厢里的两性》等短篇小说。

1996年

9月成为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武汉市作家协会的合同制作家。10月参加了武汉市作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长篇小说笔会,完成了长篇小说《欲望》的创作。

1997年

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杯上的苹果》。这部集子以敏锐的感受、抒情的情绪、诗意的倾诉,塑造繁华都市里的知识女性。她们美丽、孤傲,对爱情、事业充满了矛盾的激情与欲望。她们是这样一群尤物:因为周身洋溢着神秘而忧伤的光而让人目眩神迷;同时也因为孤独、绝望、疯狂或自杀的面孔而让人无所适从。

1998年

4月长篇小说《欲望》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开始诗歌写作的停顿期。写作了《热爱书中的女人》、《我们的灵魂就是爱》、《阅读就是创作》等散文。

1999年至2000年

工作之外,主要时间用来阅读与思考。写了大量的阅读笔记,完成系列散文或随笔《三十岁在路上》、《语言的时间》、《诗人在雨中》等。

2001年

完成了散文《一场关于鲜花的战争》创作。创作了《当哥哥有了外遇》、《雪在哪里不哭?》、《今年看〈去年在马伦巴〉》、《天才,一个预言》等短诗,《女人辞典》、《午夜的诗人》、《爱情教育诗》等长诗及《玫瑰的歧义》、《请把口红吃掉》、《带着影子回家》等短篇小说。长诗《女人辞典》在第3期的《大家》上发表,被同年的第5期《诗选刊》转载。小说《玫瑰的歧义》获芳草小说奖。

2002年

《阿毛诗选》载2002年第3期《诗歌月刊》。其中的《雪在哪里不哭?》、《当哥哥有了外遇》被《2002年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诗选》、《2002中国年度最佳诗歌》、《中国女性诗歌精选》、《2002年诗歌选》等书选载。《爱情教育诗》获长江文艺诗歌奖。6月前创作长诗《我和我们》、《由词跑向诗》及《以前和现在》、《3月10日的双鱼》、《在皮肤下面》、《镜中的生活》、《黑色的石头落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不能靠爱情活着》等短诗及《冬天的写真集》、《两个人的电话》等短篇小说。开始创作长篇散文《怎样温柔地爱与死?》。

2003年

完成长篇散文《怎样温柔地爱与死?》的创作,部分发表于第3期《芙蓉》。加入中国作家协会。7月开始从事专业写作。开始散文集《影像的火车》的写作。5月诗歌《当哥哥有了外遇》卷入“新诗有无传统”、“口语诗是不是诗”、“是口语诗还是口水诗”等争议中。由此,《当哥哥有了外遇》及其作者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全国众多文学期刊、新闻媒体和大学讲堂上,被评论界称之为“阿毛现象”。创作了诗歌《仿特德·贝里根〈死去的人们〉》、《宽容》等。年底创作了短篇寓言小说《一只虾的爱情》。有诗歌入选选刊及多种年度选本。

2004年

有关《当哥哥有了外遇》的争议仍在持续中,一直持续到2004年底,被相关媒体称为“2004年最重大的诗歌事件之一”。其中3月《诗刊》上半月刊“诗歌圆桌”、《武汉作家报》、6月《爱情婚姻家庭》及8月的《诗歌月刊》的“特别关注”等特辟专栏(专版)专议此诗。一些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开专题研讨会专议此诗。认为该诗为诗歌怎样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10月赴安徽黄山参加诗刊社第20届青春诗会。该年创作了《不能不写到》、《火车到站》、《“我心绪不宁”》、《水中的波纹》、《用这样的和谐》、《我是这最末一个》等诗歌。有诗歌入选选刊及多种年度选本。

2005年

1月长篇小说《谁带我回家》出版。创作了《献诗》、《数时光细小的碎片》、《夜的结尾处》等短诗及组诗《午夜的早安》。5月开始了长篇小说《在爱中永生》创作。12月随武汉作家代表团赴欧洲考察。有诗歌入选选刊及多种年度选本。《午夜的诗人》被评为“感动大学生的100首诗歌”。

2006年

1月诗集《我的时光俪歌》出版。创作了实验诗《2月14日情人节中国之怪状》、《懦夫(妇)的外遇症(史)掠影》、及组诗《女儿身》、《爱诗歌,爱余生》、《火车驶过故乡》等。9月诗文集《旋转的镜面》出版。有诗歌入选选刊及多种年度选本。被推为《2006年中国新诗年鉴》年度诗人,被重点推出诗歌《木头》、《私情》、《更多》、《偏头疼》。

2007年

创作了组诗《红尘三拍》、《诗朗诵》、《单身女人的春天》。11月10日由武汉市文联、武汉文学院、武汉文艺理论研究所、武汉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阿毛作品研讨会”在风景秀丽的东湖举行。2007年11月下旬至次年6月,一系列有关阿毛作品研讨会的消息、会议综述、阿毛作品的评论文章、阿毛创作的评论小辑(专辑)及阿毛访谈,分别在《文艺报》、《文学报》、《文汇读书周刊》、武汉电视台、《南方文坛》、《文艺新观察》、《诗探索》、《诗歌月刊》、《长江文艺》等近20种(家)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上发表(播出)。

2008年

7月荣获“《诗歌月刊》2007年度诗人奖”,组诗《爱诗歌,爱余生》荣获“《诗歌月刊》2007年度诗歌奖”。1月至8月,《诗朗诵》(组诗)、《印象诗》(组诗)、《在路上》(组诗)、《单身女人的春天》(组诗)、《女儿身》(组诗)、《一个病人的春天》(组诗)等分别在《中国诗人》、《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十月》、《钟山》、《诗歌月刊》发表。有诗歌入选选刊及多种年度选本。1月起,任《芳草》文学杂志副主编。

2009年

2009年3月荣获武汉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09年5月荣获 “第七届华文青年诗人奖”;6月底辞去《芳草》文学杂志副主编职务及编务;9月9日起程至北京,11日参加“第七届华文青年诗人奖颁奖暨首都师大驻校诗人入校仪式”,成为首师大的第六位驻校诗人;11月3日13:30—15:30应邀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图书馆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写作就是不断出发》的讲座;11月中旬,诗歌《多么爱》荣获“2009年度最佳爱情诗奖”;12月17日下午同北京语言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读班的外国留学生进行了热情愉悦的座谈、交流与碰撞。该年创作了组诗《爱情病》、《舞蹈课》、《独角戏》、《孤独症》及,另有诗歌辑《纸上铁轨》近50首是入入驻首师大以后创作的诗歌作品。诗歌《取暖》、《如此不忍》、《多么爱》、《白桦树》、《波斯猫》等10多首入选《新华文摘》、《诗选刊》等多种文摘、选刊及多种诗歌年度选本。

2010年

《阿毛的诗》(13首)《独角戏》、《无法删除的》、《写火车》、《大雪天和一列安娜的火车》、《从茶馆到书店偶得》、《嗜烟者》、《环境,过敏源,或神经性头痛》、《鹅毛笔》、《车市》、《临摹》、《秋歌》、《被折断的秋季》、《提线木偶》载2010年第2期《滇池》“诗手册”栏目,配有照片、访谈及评论。 其中《独角戏》、《无法删除的》、《写火车》、《嗜烟者》、《临摹》、《被折断的秋季》被《诗选刊》2010年第4期转载(刊物头条)。 2010年3月荣获武汉市女十佳宣传文化工作者。2010年3月霍俊明就阿毛即将出版的新世纪十年诗选《变奏》对话阿毛——《她仍穿着海蓝色的绸裙——关于“变奏”与“坚持”对话阿毛》。2010年4月1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行“与驻校诗人阿毛对话会”。5月31日下午,湛江师范学院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举办“阿毛诗歌研讨会”。5月底诗集《变奏》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集中收录阿毛驻校期间的诗歌作品几十首辑为《纸上铁轨》。6月《变奏》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向新书书店、图书网站发行。7月3日,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谢冕、吴思敬、王光明、刘福春、张清华、王家新、树才、林雪、李轻松、潇潇、安琪、邰筐、王妍丁、娜仁琪琪格、张桃洲、孙晓娅、霍俊明、谭五昌、张立群、王士强等学者与诗人近六十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后,一系列有关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的消息、会议综述、阿毛诗歌作品的评论文章、阿毛创作的评论小辑(专辑)及阿毛访谈,分别在《文艺报》、《文学报》、《湖北报》、《长江日报》、《诗探索》、《星星》等近20种(家)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上发表。8月12日,出席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和湖北省作家协会联合在京举办 “湖北女作家群创作研讨会”。10月19日,由武汉市文联、武汉文学院主办的“阿毛诗集《变奏》研讨会”在武汉市图书馆举行,来自省内外30余位诗评家、学者、期刊主编、作家、诗人对《变奏》给予高度评价。此后,一系列有关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的消息、会议综述、有关《变奏》的评论文章、评论小辑(专辑)及阿毛访谈,分别在《文艺报》、《文学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南方文坛》、《文艺新观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星星》等近30种(家)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上发表(播出)。11月29日《文艺报》专版发表了题为《忧伤而优雅、坚毅而尖锐的女性之歌——阿毛诗集〈变奏〉评论》的专题评论文章及评点。11月,散文集《石头的激情》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2月16日至25日,随武汉作家代表团,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埃及考察。

2011年

创作《旅埃组诗》、《挽歌》等。4月,散文集《苹果的法则》由崇文书局出版发行。

漫画《阿毛》漫画简介《阿毛》描绘了一只生存在社会中的猫人眼中的人生。

绘画:姚万俤

脚本:姚万俤

类型:搞笑 热血

体裁:四格多格

群体:青年

状态:连载中

同人:非同人漫画欣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