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阳简历

孙向阳 (1956.8—),山东济南市人。1972年入伍。1979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83年毕业留校任教。现任该系油画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
孙向阳详细经历
身着戎装,手拿画笔,住在北京,心却一刻也未曾离开过家乡。33年前,年仅16岁的孙向阳离开济南到贵州参军。几经努力,他的代表作《金秋》获第7届全国美展铜奖;《打草》入选1989年亚洲第三届美展,被日本福冈美术馆收藏;他也成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油画教研室主任……
孙向阳1956年出生在济南,受其哥哥影响,6岁起开始习画。11岁升入中学后,师从金克全开始系统学习绘画。在孙向阳记忆中,中学时代是最美好的时光,和画友一起到七里山、黄河边、卧虎山水库等地写生,所有的生活就是绘画。
和大多同龄人一样,16岁的孙向阳选择了参军,也便走出了济南。他当时想法很简单,以文艺兵身份入伍,到部队就可以天天画画了。而随之发生的事情,却让他陷入迷茫。1972年,部队“精简整编”,刚入伍的孙向阳只能下到连队当战士,别说是摸画笔,每天训练累得手都抬不起。参军后从贵州到云南,4年的时间孙向阳离开了绘画。离绘画越远,内心就越渴望绘画,急切的盼望却坚定了孙向阳的决心。忆起当时,他说:“那时候我就决定,无论如何,这辈子只做与画画有关的事情。”
随后的几年,逐渐习惯部队生活的孙向阳开始争取重返绘画的机会。一年一度的全军美术展览、大型军事题材宣传画、黑板报……每一次,孙向阳都会格外注意绘画的机会。第一次参加全军美展,孙向阳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油画作品《连长帮厨我上课》,当年入选参加了昆明军区美术展览,孙向阳也因此“一炮走红”。当兵第五年,他终于如愿调到军区美术组,重新拿起心爱的画笔。从那以后,孙向阳在部队里开始游弋在绘画的殿堂中,很快就频频获奖。
1979年,解放军艺术学院恢复招生,受年龄限制,这是22岁的孙向阳最后的学习机会。但由于部队紧缺绘画人才,不支持他去学习。于是,孙向阳便天天缠着军区文化部长,直到报名的最后一天,部长才不情愿地放了人。他最终不负众望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此事还使他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4年后,孙向阳毕业留校做了教师,一直到今天。
这些年来,孙向阳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带着妻子、儿子回到济南。在外追求事业多年,如今落叶归根的思乡愁绪越来越深。他的作品,也大都流露着北方人特有的坚毅、质朴与勤劳。他说,他是济南人,济南人的精神便是他绘画作品的灵魂,不管身在何处,他永远最爱的是济南的水,“走到哪都不忘济南甜甜的泉水”。
主要作品参展、获奖
《战地记者》1980年全国美展。《誓师》1986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参军》1987年全国纪念建军60周年美展优秀作品奖。《金秋》1989年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 1991年法国巴黎秋季沙龙奖。《打草》《牧》1989年日本亚洲第三届美展。《冬日》《归途》1991年法国23届宾卡涅国际艺术展。《誓师》、《河间大捷》、《打草》等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日本富岗美术馆收藏。 1987年参加卢沟桥抗日纪念馆我国首幅巨型半景画《七·七事变——卢沟桥战斗》的集体创作及平津战役纪念馆、彭德怀 纪念馆等革命历史画创作。1992年以来,作品多次参加香港佳士得、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举办的油画专场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