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软腐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主要症状芹菜软腐病又称“烂疙瘩”,属细菌性病害,一般在生长中后期封垄遮荫、地面潮湿的情况下易发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昆虫、雨水或灌溉水等从伤口侵入,发病后可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主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先出现水浸状,形成淡褐色纺锤形或不规则的凹陷斑,后呈湿腐状,变黑发臭,仅残留表皮。

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实行两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无病土育苗,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并及时清除前茬作物病残体,同时向地面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2.栽培管理,在定植、中耕、除草等各种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在植株上造成伤口,随后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病菌借伤口侵入,同时在芹菜生长阶段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

3. 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撒入石灰等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止病菌扩散;同时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等喷雾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