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潇湘合流处》是阮元的一首作品。该诗选自《永州府志》。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乘船过潇湘合流处所见潇湘开阔的秀丽风光和感受。
目录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鉴赏作者介绍
基本信息【名称】过潇湘合流处
【作者】阮元
【年代】清代
【体裁】七言律诗[1]
作品原文过潇湘合流处[1]
阮元[2]
零陵城边黄叶渡[3],柳侯祠前多竹树[4]。
布帆无恙挂西风,正是潇湘合流处。
潇湘秋水澈底清,碧山如带照波明。
随波转望忘世情,翠鸟趁鱼时一鸣[5]。[1]
作品注释[1]潇湘合流处:指潇水和湘水会合的地方。这里离零陵古城约4公里,汇合处有个小岛,名叫苹岛,亦称浮洲、苹洲。这里四面环水,高洁幽静,环绕一周,约600余米。岛上古木参天,桑竹迭翠,风光旖旎,是永州八景之一。
[2]请见作者介绍。
[3]黄叶渡:指愚溪渡。
[4]柳侯祠:指柳子庙。柳侯:柳宗元。
[5]趁:追逐。[1]
作品鉴赏该诗选自《永州府志》。这首七言律诗,写诗人乘船过潇湘合流处所见潇湘开阔的秀丽风光和感受。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朴实,想像丰富,意境高远,出色地描写了潇湘合流处如诗如画的美景,使之成为历代描写潇湘合流佳境的千古留芳的名篇。[1]
作者介绍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1711—1799年间(清乾隆年间)进士,历任户、兵、礼部侍郎,诸省巡抚、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清代著名经学家、考据学家、文学家。文崇骈俪,诗出入晚唐、两宋,表现一种华贵气派。工书画,精鉴赏,有书论和考据等著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