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听》 Ear, The
导演:卡尔 卡切娜
1990年 戛钠电影节正式竞赛片
“解冻”后捷克后新浪潮电影代表杰作
简介:路德维克, 一位共产党官员, 到家与他的妻子共度一晚.之前他在为政府工作,他的同事` 被免除'职务。 有天他发现, 他的房子被烦扰并且政府在监听他。当电话打进来,他看见一个小组等待在他的房子之外, 他担心, 他是下一个死去的人....IMDB评分:8.3/10
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
呼叫中心软电话功能之一
监听方可以听到被监听方的通话,但被监听方不能听到监听方的说话
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时候,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发送信息以后,可以确认信息是否到达,也就是有应答的方式,这种方式大多采用TCP协议。在TCP传输控制协议中,建立端对端的连接是靠IP地址和TCP的端口号的共同作用。
一种是发送以后就不管了,不去确认信息是否到达,这种方式大多采用UDP协议,UDP也是使用端口号进行连接的。
对应这两种协议的服务提供的端口,也就分为TCP端口和UDP端口。
当你要访问别的主机上的网络应用进程(如WEB服务)时,你发送的IP数据包里除了有对方主机的IP地址外还要有你访问程序的端口号。
而所谓的端口监听,是指主机网络进程接受到IP数据包后,察看其的目标端口是不是自己的端口号,如果是的话就接受该数据包进行处理。进行网络通讯的主机,既要发送数据,也要接受数据,所以就要开启相应的端口以接受数据。一个网络上的主机有可能开启多个网络进程(如即浏览网页又上QQ),也就是监听了多个端口。
如果你想看你电脑开启的端口
可以 开始/运行 输入cmd 进入命令提示符
然后输入 netstat -a (中间有空格)
这样你就可以看到你所监听的TCP/UDP端口了
手机监听器的监听原理:GSM的原理是在系统信道上把语音信号信道进行编码、加密、交织,形成突发脉冲串经调制后发射。在移动手机接收端,信号经解调后去交织、信道解码、语音解码,然后在用户的移动手机里恢复成语音信号。GSM系统在传输过程中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技术,它的每个载频信道的带宽是200KHz,每帧8个时隙,理论上允许一个射频同时进行8组通话,每个时隙长度为0.577ms,帧时长4.615ms,就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许多个时间间隙,之后根据特定的时间间隙分配原则,使移动手机用户在每帧中按指定的时间间隙,向着基站发送信号,基站分别在各自指定的时间间隙中,接收到不同的移动手机用户的信号,同时基站也按规定的时间间隙,给不同的移动手机用户发射信号,各移动用户在指定的时间间隙中接受信号,这样却并不能保证,在同一信道上的用户可以相互不受干扰,这就是个别移动用户在使用移动电话的时候,偶尔会从话筒里会听到别人的谈话的原因,当就这个问题去咨询运营商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说的,当然,关于对手机监听器是在哪个环节上实施监听的,他们就更不会说了。
监听器的分类:手机监听器、电话监听器、无线监听器、车用数码监听器、密码监听器等,在生活中比较多数人使用的是手机,因此手机监听器被视为一块大肥肉。也被很多人积极为利益而研制开发更加简单安全的民用手机监听器。
手机监听器的类型:手机监听器大致分为五种:
一、软件型骇客手机,它属于一种手机窃听器,通过监听软件来实施,此方法只可以监听被监听人的一部手机。实际需要的人根本不必去购买,此软件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它只是一款用于侦测手机噪音的应用软件而已。
二、芯片型骇客手机,通过加装芯片实现监听,它同样只可以监听一部手机,有些芯片供应商居然报价达八千多元,实际芯片价格不到一千元。
三、专业手机监听器(以色列生产),拦截距离可达上万公里,但是它已经不是在手机与基站间进行拦截了,它的有效监听距离,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几乎相等,但只可以监听GSM制式手机,监听器的主体与下述五的普通手机监听器相仿,但这种机器的发射功率极大,在其运行后周围的无线电信号都会受其干扰,而且在至少在两公里的距离内,所有手机都没有信号,如果使用的话,无管委及国安会马上侦测到它的具体位置,因此决定了专业手机监听器根本不可能民用,而且它的销售价格极高,为人民币四十六万,目前所知台湾有此设备出售。
四、专用监听器材,即军用及间谍使用器材,对通讯信号的拦截时间只需要几十纳秒,那是国家机器才使用的,相信个人没人买得起。
五、普通手机监听器。分为:主动式监听器和被动式监听器两种。
(1)主动式监听器,它可截获被监听手机的一切资料,并且可以盗用被监听号码作为主叫或被叫,总之,可以行使被监听手机的一切功能。由此可以看出,主动式监听器的危害之大,可能只有官方掌握着这种技术。
(2)被动式监听器,所谓的"监听王"就属于这种被动式监听器,由于受监听距离的限制,实际没有多大用处,所以即使公安机关也不采用这种设备,他们需要监听时都是在检察院授权之后,委托电讯部门去进行,当然这也是法律规定。
被动式监听器,实际通讯公司内精通通讯网络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就可以组装,除了电脑之外几乎没什么硬件成本。这里不得不佩服那些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不然手机监听器就真的就会满天飞了,道理就如同医生知道某些药物混合使用后,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的道理,但出于职业道德他们不会随便去谈及一样,当然也不排除可能他们怕失去铁饭碗而已。主动式监听器和被动式监听器有一共性,就是在启动监听设备后,必须与被监听手机同处在同一个基站内,这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受距离限制的,并非像某些人夸张的那样,可以无距离限制的进行电话监听,而且CDMA在监听开始时有几秒钟时间的监听滞后。那些称可以拦截几百公里、无距离限制的被动式监听器,属无稽之谈,除非全国只有一个基站。那些相信的人,只要找个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问一下就知道这些说法有多荒唐了,普通手机监听器只可以在手机与基站间使用。
总之,称被动式手机监听器可以远距离监听,在本人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认为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可以的话,那只存在一种可能性,只能是出售者与电讯部门内部技术人员勾结,通过电讯部门内部的人员实施监听,但相信没人敢这样做。
2003年记者披露的"手机监听器"事件,销售商仅让记者去楼上打电话进行监听,设想:如果"监听王"真的像销售商说的那样,可以去监听千里之外的手机通话(如果它的实际有效距离可以达到五十公里),那么他们为什么仅让记者去楼上打电话?理由只有一个,就是--"监听器"实际也只是被动式监听器,它同样受距离限制。定位功能:带全国大部分城市的GPS卫星地图,可对被监听对象进行具体方位进行搜索监测。
美国监听术揭秘
挖掘地下隧道、切开海底电缆、建立监视基地……这一切都是美国为刺探他国情报而采取的手段。
■海底安装“大虫茧”
1981年8月,前苏联太平洋舰队在远东堪察加作业区的指挥系统发生了一起看似平常的意外事件:一条通信电缆线路中断。但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在一段电缆上发现了一个形状像“大虫茧”的莫名其妙的东西。
这个包住电缆的“大虫茧”是美国的一个窃听装置。它可以录下通过电缆传送的几周或几个月的通话内容,然后再取回来。
■秘密隧道直通使馆
2001年春天,华盛顿爆出大新闻:联邦调查局挖出了大“鼹鼠”—————联邦调查局从事反间谍工作的老手罗伯特·汉森实际上是俄国人的间谍,他被美国的联邦大法院判为有罪。汉森的罪证之一就是他向俄国人泄露了美国在俄罗斯驻美大使馆的地下挖了一条地道,用于监听使馆的各种活动。
■侦察基地探测情报
名为“松峡联合空间防御研究设施”的电子侦察基地建在澳大利亚中部偏远地区,是美国同澳大利亚合作在澳建立的监视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基地。其主要目的是专门搜集包括亚洲和中东地区在内的近半个地球的大量雷达、无线电和电话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