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大学教授(1969-)1969年3月生,理学博士、教授。1995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后留系任教。现任系主任、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主任。1998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研究方向为高能天体物理:X射线双星的时变特性;X射线双星的形成和演化;中子星物态和奇异星的观测对应体;反常X射线脉冲星和软γ射线复现源;中子星磁场和吸积盘的相互作用;双星系统中吸积盘的不稳定性。
主要成果包括系统提出Ia型超新星的两类前身星及其与超软X射线源之间的联系、利用X射线双星的观测资料证认奇异星的候选天体和双星系统中的超磁星候选天体、改进和发展中子星磁场与吸积盘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和研究低质量X射线双星中吸积盘的热不稳定性条件及其观测证据等。 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代表作:
1. Evolution of white binaries: supersoft X-ray sources and progenitors
of type Ia supernovae,
Li, X.-D., van den Heuvel, E. P. J.,1997,A&A, 322, L9
2. Could 2S 0114+650 be a magnetar?
Li, X.-D., van den Heuvel, E. P. J., 1999,ApJ, 513, L45
3. Is SAX J1808.4-3658 a strange star?
Li, X.-D., Bombaci, I., Dey, M., Dey, J., van den Heuvel, E. P.J.
1999, Phys, Rev. Lett., 83, 3776
2.山东省书法家(1952-)1952年生于河北交河。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以北碑石刻墓志入手。其用笔劲健飘逸。结体端庄秀美。字里行间体现着一种中正冲和。闲雅自然的儒雅书风。 先后入选全国中青年第一、三、四、八届书法展,全国第五届书展,全国第二、三届楹联书法大展;1988年曾作为中国现代书画代表团成员出访日本,1997年作为山东省书法代表团成员访问韩国,1999年作为山东省青年代表团副团长参加香港澳门庆回归大型活动;曾获得首届山东省青年“振兴中华”杯书法比赛一等奖,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青年组二等奖。
3.中学高级教师、书法家中学高级教师,诗作《冰窗花》、《在一个静谧的所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中国校园文学》《东方文艺》),《论智力开发教学》、《论后进生的转化》等教研论文获市级奖励(优胜奖和一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保定分会理事,河北省硬笔书协会员、市教育学会、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4.大连市中山区官员(1960-)男,汉族,1960年10月出生,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原任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现任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委书记。
5.山东农业大学教授(1960-)山东青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病理学系主任,校1512工程第三层次人才。1999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11月-2001年11月在农学院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9月到2003年7月在瑞典农业大学(SLU)进行合作研究。曾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02年获“山东省第十三届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本科生《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毒部分)、《植病研究法》、《病毒与人类》和研究生的《植物病毒学》、《专业英语》、《高级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讲授任务,参加省级教学研究课题一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两篇,获得教学成果奖一项。
研究方向:植物病理学、分子植物病毒学。针对植物病害尤其是病毒病害的诊断鉴定及防治、病毒的传播机制和变异等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基金等项目,总研究经费100多万元
在国际上首次提纯了玉米矮花叶病毒HC—Pro并制备了其抗体;证明HC—Pro在传毒过程中起桥梁作用,首次提供了HC—Pro与蚜虫蛋白互作的生化证据,填补了国际空白,对指导该病毒的防治,尤其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病毒蚜传的作物品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6.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鄄城县,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1988年获农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农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信息系副主任、“作物高产生理”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农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兼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花生学报”编委,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山东省旱作农业学会理事。是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获得者,现参与主持国家“十五”攻关重大项目“花生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及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曾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选育出辐8707、农大818、丰花1号、丰花2号、丰花3号、丰花4号等花生新品种(系)多个; 在“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植物生理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等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主要参编人员出版了中国现代科学全书“作物栽培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物栽培学”(北方本)、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植物生产学”、“中国花生栽培学”、“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副主编)、“农学概论”、“花生生产新技术”和“农业新技术千问”等10部著作。
主要从事花生、食用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教学和高产生理生态研究工作,在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独具特色并富有成果的研究方向:
1.花生营养生理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有:(1)不同种植方式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2)不同种植方式花生N、P、K等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3)不同种植方式花生根瘤固氮规律及施N等环境条件对固氮的影响;(4)花生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及技术;(5)Cu、Fe、Zn等微量元素对花生的作用机理及补充措施。本方向在同类研究中占有领先学术地位。
2.花生衰老生理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有:(1)不同花生品种衰老差异和进程的研究;.(2)花生衰老的氮素及生长调节物质调控;(3)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性能及细胞微结构变化;(4)花生叶片衰老的氮素代谢;(5)花生叶片衰老的酶学研究;(6)花生不同叶位叶片衰老的差异;(7)外源多胺、多胺合成前体及抑制剂对花生连体叶片衰老的影响。本方向在同类研究中占有领先学术地位。
3.花生抗逆生理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有:(1)花生抗旱耐瘠的外观及内部生理指标研究;(2)花生抗旱耐瘠的品种、种质资源筛选与创新研究;(3)花生抗旱耐瘠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4)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不同抗旱耐瘠花生品种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环境条件。本方向在同类研究中占有一定学术地位。
4.花生品质生理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有:(1)优质花生的外观和内部营养指标研究;(2)优质花生的品种、种质资源筛选与创新研究;(3)花生品质形成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4)环境条件对花生品质的影响研究(从水、肥、温、光、土壤、农药和生长调节物质等方面开展研究);(5)优质花生的生产及调控技术研究。本方向在同类研究中占有一定学术地位。
7.黑龙江东华经济贸易公司总经理男,1945年出生 。黑龙江省东华经济贸易公司董事。曾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商检局进出口公司经理,黑龙江省国际贸易公司牡丹江分公司经理,现任黑龙江省东华经济贸易公司总经理。
8.内蒙古扎兰屯市团结乡人大副主席1947年12月生,辽宁岫岩人,满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内蒙古扎兰屯市团结乡人大副主席,扎兰屯市团结乡人大主席团成员。1962年6月~1964年11月在扎兰屯市库堤河乡卫生院当学徒兼调剂,1964年12月~1966年12月参加原布成四清工作队,1967年1月~1976年2月在库堤河乡、哈多河乡任小学教师,1976年3月~1993年10月在洽绕山乡历任政府秘书、公安特派员、副乡长、党委书记、乡企助理,1993年11月-1995年8月任关门山乡党委副书记,1995年8月~1996年9月任库堤河乡副书记、乡长,1996年9月~1998年12月任牦牛为乡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1998年12月至今任团结乡人大副主席。1985年从事公安工作时立三等功一次,1987、1988年任党委书记时被市委评为先进工作者,1994年被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一次。
10.石家庄热电煤气集团公司总经理男,1952年出生,大专文化,工程师,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5702工厂技术员、热电一厂技术员、车间主任、企管科长、副厂长、热电二厂副厂长、厂长、石家庄热电煤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董事、常务副总经理。现任石家庄热电煤气集团公司经理
11、河北工业大学教师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管理信息化、商务智能、技术创新管理、协同管理等。
主讲课程信息系统导论,现代企业管理,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等课程。
科研项目主研参加纵、横向课题多项,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石家庄市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多家企业横向项目等。
部分主研项目:
1.面向模糊前端的机械产品创新设想产生系统化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
2.面向原始创新的模糊前端及概念设计系统化方法与技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课题,2006.12-2008.12
3.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大型阀门协同定制系统.石市科技计划课题.2004.7—2006.6
4.自主版权三维CAD和ERP软件在离散型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2002.9-2004.8
5.QFD、AD、TRIZ集成的概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基金.2003.1-2005.12
6.组合夹具计算机辅助构形设计中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的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1—2003.12
7.基于网络的新产品快速开发系统.河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99.1-2000.12
8.组合夹具计算机三维局部智能组装系统.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999.1-2000.12
9.功率键图图形编辑器原理与实现方法的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997.1—1998.12
学术成果近几年,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业自动化等核心期刊,以及GMC、IEEE/IEEM、CIRP、IDPT等国际会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部分论文被EI、ISTP、ISSHP收录。荣获河北省社科奖一项,第一完成人。专利两项。
部分论文:
1.面向平台创新的阀门企业快速设计流程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8
2.Research on the Global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Strategy for Platform Innovation.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China. Hangzhou. Sep. 8-9, 2007
3.Research on Rapid Design Process Model of Large-scale valve for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EEE IEEM.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M2007), Singapore,2-5,2007.
4.Research on Product Service System of Large-scale Valve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 The 16th CIRP International Design Seminar in the Kananaskis, Alberta, Canada - July 16-19, 2006
5.RESEARCH ON OBJECT MODEL OF BILL OF MATERIALS AND ITS CONFIGURATION BASED ON SINGLE SOURCE OF PRODUCT DATA.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Guangzhou, China. 2006.6
6.面向网络化制造的中小企业协同管理平台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2005.11
7.Collaborative Managing Platform SYSTEM of Enterprises for THE PATTERN OF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Design and Process Technology, Beijing:IDPT-2005,2005.6
8.动态BOM在企业数字化中的组织应用. 制造业自动化. 2003.8
9.OMT方法在采购供应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制造业自动化. 2003.11
10.PDM中的BOM面向对象模型及其应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2002.7
12.义马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男,汉族,大专学历,1972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河南省历届吉他大奖赛评委,现任河南省吉他协会常务理事、三门峡市教学部主任、考级委员会常任评委。义马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自幼酷爱音乐,14岁开始先后自修民谣吉他和摇滚吉他。1992年起,曾先后在南通市艺术团,牡丹江歌舞团等艺术团体担任电吉他演奏员,期间,在我国著名吉他艺术家吴子彪先生的课堂上学习了古典吉他演奏和艺术处理,1994年师从于上海声乐研究所,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林俊清先生,学习了咽音的练习步骤和发声方法,并于同年自费到上海音乐学院兼修了歌曲创作和音乐处理,后又师从于我国著名吉他艺术家张凌童教授学习了古典吉他教学法。近年创作的歌曲《我好想》、《心愿》、《都市村庄的伤》曾在超级男女声的活动和文艺演出中传唱,为音乐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至今仍与很多艺术家保持着良好的友谊或密切的联系。1998年在三门峡地区创办了灵童吉他艺术中心。数年来,为国内多所音乐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输送了本科和大专生百余名,对我省的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率先在河南省推行音乐艺术人性化教育〈残疾儿童参加艺术熏陶或学习,免除全部学费〉。取得了很高的社会评价。
14.吉林省辽源五中副校长男,1941年10月生,吉林榆树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现任吉林省辽源五中副校长、特级教师,系全国学校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会员、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招生考试研究会理事、省教育学会会员,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市外语专业学会主任委员。具有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践与指导能力,亲手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科研、师培管理体系,带领全校走科研兴校之路,取得累累硕果。参与著书立说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文章获国家、省、市级奖励。主抓全校教学工作,高考升学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创建校以来最高记录,使学校跨入省首批重点中学前茅,声望与日俱增。主要代表著述有“中学俄语教学应注重能力培养”(《中国俄语教学》,87.2);“中学速成俄语教学的体会”(《中国俄语教学》96.1),此文被收入《中华优秀科学论文选》;“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实践与思考”被编入《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大典》。个人传略被《中国人物志》、《东方之子》、《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等巨著征集入编,个人资料被输入国际人才电脑数据库。多次被评为校、系统先进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并获市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1993年被市政府授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
15.榆林市纪检委二室主任男,笔名漠北森林。大专学历,陕西榆林市人。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文学,喜欢读书、写作。先后在榆林市一完小、一中读书;之后上山下乡当农民;1971年走上党政工作岗位,先后历任人民公社(乡、镇)团委书记、党委秘书、党委副书记、书记;1997年走上县级领导岗位,先后任榆林市纪检委一、二室主任。20多年来,作品散见于《陕西电信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华兴时报.陕北专刊》、《银川晚报.新三边》、《米》杂志、《榆林日报》等报刊杂志。”
16.乐清黄杨木雕艺术家李向东 工艺美术师 ,擅长黄杨木雕、根雕、雕塑等。1971年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雕塑大专班,1988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主要作品有《悟》、《田园卫士》、《布袋和尚》、《赤壁赋》、《伤痕》、《天地》、《静思》、《无忧罗汉》、《刘海戏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