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潮(1900~1946)
笔名羊枣等,湖北沔阳人。曾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唐山工业专科学校,192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先在上海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工作,后从事电影、戏剧等文化进步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中共领导的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组织的活动,结识了左联和文化界党的领导人周扬、夏衍等。在他们影响下,认真阅读马列著作,逐步接受中共主张。1933年加入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左联宣传干事和宣传部负责人,宣传马列文艺理论和有关苏联情况。6月,任塔斯社上海分社电讯翻译,围绕国际反法西斯斗争,撰写军事评论。抗战前,和范长江等筹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以记者身份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活动。八一三事变后,在上海协助于伶等组织抗日戏剧活动。1937年11月,上海租界成为“孤岛”,在中共领导的《译报》等刊物上连续发表社论和军事论文。1939年,离沪去香港,任《星岛日报》记者、编委。后因报道皖南事变真相,遭国民党当局迫害,退出报社。此时,苏德战争爆发,发表《希特勒侵苏的前途》、《决定人类命运的大战》等,分析德国法西斯必败的结论,使人们正确认识局势发展的趋势和前途。1942年,离港赴广西桂林和湖南衡阳,在衡阳主编《大刚报》;1944年,在福建永安主持《民主报》。曾任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顾问,创办著名进步刊物《国际时事研究》。还常作时事报告,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的主张,听众颇受鼓舞。1945年7月15日,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半年,坚贞不屈。1946年1月,被国民党特务暗害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