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慈 氏 塔

耸立于岳阳市城南洞庭湖岸的慈氏塔,又名慈氏寺塔,与北面的岳阳楼遥遥相对,相距1.5公里。塔高7层39米,占地46平方米,青砖筑砌,八角实心。基座用大条石铺砌,从第二层以上,每层砌小佛龛四个,龛内原放置佛像;檐角挂有小铁铃。风吹铃响,清脆悦耳。塔顶置有铁刹相轮,上有6根铁链从塔顶直贯塔基,是用来起稳固和避雷作用的。宝塔巍然耸立,雄视洞庭湖,为"巴陵胜状"之一。这一宏伟的建筑,体现着唐宋时期的艺术风格。

慈氏塔建筑的历史据光绪《巴陵县志》记载: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至714年),西域有个叫妙吉祥的佛教徒来到岳阳,对父老们说,西方有一条白色孽龙窜到这一带,日久将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必须建塔镇压之。传说城内有一寡妇慈氏,以慈悲为怀,捐钱建造了这座宝塔,所以叫做慈氏塔。但根据考证:所谓"慈氏",并不是指的某寡妇,而是指佛教中的弥勒佛。佛以慈悲为本,弥勒即梵文"慈氏"的意思,故称慈氏塔。慈氏寺供奉的就是弥勒佛。又据《岳阳风土记》载:慈氏塔"日出之初,影射重湖,镇洞庭水孽。"这是人们建造慈氏塔的主要目的,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一种善良的愿望。慈氏塔建造之后,显然在南宋淳佑年间重修过,到现在已有800年的历史,虽然经历了风雨雷电和战火的摧残,仍巍然屹立,仅佛像和铁铃不复存在,它的浑厚坚实,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慈氏塔1956年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