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男,汉族,1948年11月生,山西平鲁人,省委党校在职大专学历,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7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10月右玉县破虎堡公社插队;1971年1月右玉县破虎堡公社庄窝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8月右玉县文化馆工作;1972年4月右玉县革委会办公室干事;1973年6月共青团右玉县委书记;1974年10月右玉县破虎堡公社党委书记;1981年3月右玉县副县长;1983年9月山西省委党校党政专业学习;1985年11月右玉县副县长;1989年4月左云县委副书记;1989年9月左云县委副书记、代县长;1990年6月左云县委副书记、县长;1996年6月左云县委书记;2001年8月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2002年3月任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2.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图】男,汉族,1959年9月生于江西省泰和县,1982年5月入党,1976年3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毕业。1976年至1978年江西泰和县农业局工人。1978年10月至1983年清华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清华大学团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其间:1984年9月??1986年6月在清华大学社科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国家教委政治思想教育司学生思想工作处干部。1989年至1992年国家教委政治思想教育司学生思想工作处副处长。1992年至1995年驻美国使馆教育处二秘、一秘。1995年至1996年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正处级干部。1996年至1998年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助理兼综合调研处处长。1998年至2004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2004年5月任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3.中国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字墨羽,道号,悟元子,道名,王理国。1953年生,河南漯河人。1986年“中华新闻学院”毕业,而后又在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学习。90年入“北京大学”书画艺术研究生班深造。现为“中国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双龙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晚晴书画院院士。) 主攻写意花鸟,《高风亮节》入选有文化部主编的《二十世纪末著名中国花鸟画家作品展》,《未出土时便有节》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当代画家》,《竹》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的《爱心永恒》并获铜奖,《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收入到国家人事部编辑的《当代中国画精品集》。作品多次在“中国青年报” “文汇报”“中国艺术家”“迎春花”几十家国内学术专业刊物上刊登介绍。在杭州西泠印社,北京民族文化宫,大连星海会展中心,西安,合肥,成都,深圳,广州,香港等地举办画展,数十家新闻媒体作专题报道。并被评为“中华功勋书画家”“中国书画作品市场最具潜力艺术家”荣誉称号 。
4 .开封市郊区经委副主任男,汉族,1954年生,河南开封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7年9月天津大学化学系函授毕业。原为开封淀粉厂厂长,现任开封市郊区经委副主任,全国淀粉糖协会理事,河南省工业生化学会常务委员。1979年分配到开封淀粉厂工作。在他的主持下,该厂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两翼,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新型生产格局。1987年他担任厂长工作,更加坚定地走科技兴厂之路,他带领厂攻关小组完成了“口服葡萄糖——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项目,使淀粉生产又跨入了医药行业的新领域。他的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引出了16个生产项目:利用泡玉米的废水生产玉米浆,分离出的玉米胚芽榨油,玉米黄浆提炼生产蛋白粉,淀粉生产葡萄糖,压榨的玉米饼生产饲料——由此创办了奶牛、猪、鸡、鸭、鱼等5个养殖场,废热水和牲畜粪便建起了沼气站——活渣、浴液和有机废水改良土壤,建立了苗圃、果园、菜园等5个种植园,从而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长。在菲律宾马尼拉附近,有一个叫玛雅的农场,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他的生态经济企业得到了国内外环保部门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由他主持的“玉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与生态经济模式的建立”项目,1991年获国家“星火科技二等奖”;由他主持完成的“生态经济示范工程建设研究”课题,1992年被国家环境保护局评为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十一月,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开封淀粉厂被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称号。1995年他本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5.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男 ,1954.12 出生,现任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土木建筑学院院长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
主要学术论著(56篇),如:
1. Wang J.G., Fang, S.S. (2001), The state vector solution of axisymmetric Biot’s consolidation problems for multilayered poroelastic media,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8 (6)
2. Wang, J.G., Fang, S.S. and Linfeng Chen (2002), The state vector methods for space axisymmetric problems in multilayered piezoelectric media, Int. J. Solids Structures 39 3959-3970
3.王建国,层状压电半空间非轴对称问题的状态变量解,中国科学,Vol.30, No.1, 2000。
4.王建国,方诗圣,The state vector solution of axisymmetric Biot’s consolidation problems for multilayered poroelastic media,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Vol.28, No.6
5.方诗圣,王建国, 层状饱和半空间轴对称Biot固结问题, 水利学报, No.12
6.王建国,State vector solutions for non-axisymmetric problem of multilayered half space piezoelectric medium, Science in China (中国科学英文板)Vol.42, No.12, 1999.
7.王建国,层状压电介质轴对称问题的状态空间解,力学学报,2000
8.王建国,方诗圣,The state vector method of axisymmetric problems for multilayered anisotropic elastic system,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Vol.26, No.6, 1999.
6 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男, 副教授 1961年11月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85年7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 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5年7月始在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任教。 现任东北财经大学 图书馆总支书记兼副馆长。 研究方向 财政学 主讲课程 1.预算会计(本科)2.国家预算(本科) 代表性研究成果 1.《预算会计与管理》,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国有股减持研究》,经济研究参考第6期 3.《北美自由贸易区及协定于中国的贸易关系探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7.乌兰察布市副市长男,汉,196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
1981.7——1984.5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教育系统工作;
1984.5——1985.5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人事局工作;
1985.5——1992.5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旗委办任副主任;
1992.5——1999.4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盟委办公室任副秘书长;
1999.4——2003.11 任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卓资县委书记;
2003.11——2004.4 任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行署副盟长;
2004.4—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政府副市长。
分工:协助市长负责农、牧、林、水、农机、扶贫方面工作,分管市农牧业局(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林业局、水利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机局。
联系:市气象局。
8.廊坊市中医医院院长男,38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主任医师,廊坊市中医医院院长,法人代表。2003年5月获河北省政府表彰,2003年7月获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03年8月获河北省团委青联系统“抗非典、献爱心”特殊贡献奖。
9.蒙古大学副研究员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12月1日
学历:大学本科
学位:学士
毕业院校:内蒙古农业大学
所学专业:兽医学
职称:副研究员
从事专业:哺乳动物繁殖生物学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实验动物学
工作单位: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主要简历
1983年9月--1988年7月,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学习;
1992年9月--1994年7月,内蒙古大学动物学专业修完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
1988年7月--现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工作;
学习工作经历
1996年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植物营养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南京农业大学完成。1989年-2004年在河北农业大学任教,1999年晋升教授。2004年调入内蒙古大学,现任生物系主任。2001年-2002年在日本名城大学农学部从事“植物逆境胁迫分子应答”合作研究。2006年-2007年在日本冈山大学药学部从事“药用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合作研究。2002年、2006年先后参加在加拿大多伦多和韩国首尔召开的第26届和27届国际园艺学大会。
发表论文、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奖情况
发表的主要论文
1、王建国等、1996.1、实验小鼠寄生虫感染检测、《内蒙古大学学报》
2、王建国等、1997.3、山羊手术法胚胎移植对供受体母羊重复使用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
3、王建国等、2003.1、牛胚胎移植信息管理系统(ETMIS)的建立、《内蒙古大学学报》
4、王建国等、2004.10、受体牛发情方式与黄体等级对移植IVF胚产犊率的影响、《中国畜牧兽医》
5、王建国等、2004.8、受体因素对牛IVF胚胎移植妊娠率影响的研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
6、王建国等、2006.9、奶牛X性控冻精应用研究、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主持的科研项目
1、内蒙古科研条件与管理重点项目(2004-2006):Wistar-Imamichi大鼠生物学特性研究
2、国家“863”计划项目“内蒙古白绒山羊舍饲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子课题(2005-2008):内蒙古白绒山羊腹腔内窥镜法胚胎移植技术研究
3、国家“863”计划项目“内蒙古白绒山羊舍饲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子课题(2005-2008):内蒙古白绒山羊精子分离与应用技术研究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1、内蒙古“八.五”重点攻关项目(1991-1996):高产优质白绒山羊现代生物技术繁育;
2、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992-1995):利用体外受精技术进行绒山羊试管内杂交育种研究;
3、国家“863”计划项目(1991-1995):牛体外受精(IVF)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国家“863”计划项目(1994-2000):中国北方良种牛IVF技术的中试开发;
5、国家教育部中澳合作项目(1997-1999):利用IVF技术实现牛的遗传改良;
6、内蒙古种子工程项目(1998-2000):内蒙古良种肉牛的开发研究;
7、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2006):内蒙古白绒山羊舍饲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
8、(2004-2005)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于2005年9月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9、体细胞克隆牛与转基因克隆牛研究(于2006年4月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获奖情况:
1994年:获内蒙古大学光华奖学金二等奖;
1999年:
1、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获内蒙古畜牧厅畜牧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3、获内蒙古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获美国杜邦公司和国家科技部联合颁发的2001年度杜邦科技创新奖;
2004年:获内蒙古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2006年: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0.江苏省粮食局官员男,1951年8月出生,汉族,江苏通州人,大专学历。1969年6月参加工作,1986年入党。曾任新华日报记者、编辑,经济日报江苏记者站副站长(主任记者)、站长(高级记者、副厅级)等职。现任江苏省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分工:分管政策法规处(监督检查处)、粮油质量监测所、军粮供应办公室工作。
11.北大新市场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出生:湖南
学位: Monash 大学经济学博士; Luven 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学士
导师:张五常、黄有光、杨小凯、Ian Wills、Vanden Abeele等
领域:营销学,管理学、管理经济学
任教: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 Monash 大学;
文章:发表于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 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
职务:北京大学新市场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MBA与案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MBA和国际MBA中心主任(2001,2002)
从商:香港华润公司和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高管,其他组织讲学、咨询、策划、顾问、独董
爱好:演讲、辩论、诗词、旅游、散步、游泳。
素描:
出湘江,经长江,去留洋。二十余载海外,求学从教经商。中国梦,北大心,为圆心梦,执教光华。为学力求贯通中西,结合实际;研究好比苹果中探水果,水果中寻桃子。
语录:
世间没有对错,只有有条件的对错;世间没有好坏,只有主观的好坏;文化重于战略,志向胜于手段;文化只有不同和强弱,知识才有先进与水平;思维要走极端,行为贵在权衡;没有创新导致欺骗,没有个性成为多余;细节不能决定成败,能决定成败的是关键;细节可以成就完美,但成就完美得不偿失。
只从我的角度看问题是主观自私的,也从你的角度看问题是良心利你的,还从他的角度看问题是客观公正的,跳出人类的角度看问题是自然和谐的。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学会四维审视!技巧是经验积累层次的,聪明是科学知识层次的, 智慧是文化价值层次的。艺术是三者统一的境界。万物因爱而值,爱失值空。若因物失爱,得物反空,谓之真蠢。无爱欣赏叫做孤,无爱分享叫做苦,无爱寄托叫做伶,无爱陪伴叫做仃。幸福来自希望,享受来自现实;为现实牺牲希望,即用享受换取幸福。享受来自低级器官,幸福来自高级器官。享受的人可能不幸福,幸福的人可能不享受。
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依据,有信息不用科学决策是愚昧,没有信息还用科学决策是愚蠢;在没有信息的前提下,迷信是一种节省交易成本的决策手段;从高维看低维产生科学,从低维看高维产生宗教;缺乏同度空间的信息导致迷信,缺乏异度空间的信息导致宗教;主义是当世的理想,宗教是来世的理想。人人都想是根葱,不知是葱根根空!
肉体就像光盘,灵魂就像生物信息,人生就像生物信息刻入光盘播放的画面;画面的质量,主要由信息的质量决定,人生的质量,主要由灵魂的质量决定;光盘旧损,信息就要转刻了,肉体老损,灵魂就要转刻了;刚生下的孩子,就像待刻信息的光盘;社会就像主频道,地球恰如放像机。相信来生的人没有短期行为,助人为乐的激励大;不相信来生的人最大化当世回报,损人利己的动力大。假若灵魂真是不死的生物信息,可以不断转刻,不信来生的人就吃大亏了,因为做坏事会损害生物信息即灵魂的质量,导致来生的人生画面丑陋。
民主是多数人民专制,专制是少数人民作主;经济即权衡,管理是解困;管理就是纲举目张;经济要自由通过竞争以益社会,管理要计划提升垄断以利单位。经济的本质是交换,政治的本质是剥夺;经济用交换通过首次分配求激励和效率;政治用剥夺通过再分配求平等和公正;教师授业解惑不传道,道因其没有客观的好坏对错标准,因其是完全主观个性的标准故不可传也不应传。如此言论,俯拾即是。
理论:
王教授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如JEBO,JCE,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等),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学术和评论文章,也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他的论文和演讲。他的一组关于相对效用的论文被全美经济学会(AEA)1994接受为一个学术专题,由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拉方教授主持讨论。王教授也是世界营销学会2003大会的主题演讲人,这在国际学术界被认为是难得的殊荣。
营销学方面
王氏1P 营销战略---以降低顾客支付成本为核心的价格营销战略。不同于4P 战略,1P把营销战略的重点归结为找谁为顾客买单和怎样把零和转变为多赢、把B to C营销转变为B to B营销的问题。 王教授的新书《1P营销战略--由第三方买单的蓝色营销》即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
管理学方面
王氏六维管理理论---以企业文化管理为核心替代以企业战略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模式。六维管理把现代管理归结为文化、知识、信息、权变、艺术和执行六个方面相互依存的管理。做正确的事叫做有文化,文化决定做事的效果;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叫做有知识,知识决定做事的效率;做精准的事叫做有信息,信息决定做事的真假;简单、个性、自然、和谐的做事叫做有艺术,艺术决定做事的美丑;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通的做事叫做有权变,权变克服做事僵化;保证把事做成功叫做有执行力,执行力决定做事的成败。执行力有五种,即文化、知识、信息、艺术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相得益彰叫做有整体执行力,有整体执行力才能把事做成功。没有文化,战略有害;没有信息,战略为零;没有权变,战略僵化;没有艺术,战略丑陋;没有执行,纸上谈兵。
经济学方面
消费者相对效用和偏好选择理论及非稀缺经济的观点。最近提出以新市场经济概念替代有社会主义
12.东北电力大学研导性 别: 男
民 族:汉族
出生年月: 1963年10月
出 生 地: 吉林省吉林市
职 称:教授(硕士导师)
学 位:工学博士
1971年9月-1979年9月 吉林市一建子弟学校
1979年9月-1981年7月 吉林市第二高级中学
1981年9月-1985年9月 天津大学自动化系仪表专业 本科 获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8年3月 天津大学自动化系仪表专业 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1997年9月-2001年7月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 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1988年3月-1993年7月 东北电力学院动力系(系教学秘书)
1993年7月-现在 东北电力学院自动化系(系副主任、系主任)
1995年-1998年,吉林市自动化学会秘书长
1998年6月-现在,吉林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吉林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教 学 工 作
开设本科生课程:《热工测量及仪表》、《热工自动控制仪表》、《智能化仪表基础》、《DCS原理及应用》、《专业英语阅读》、《计算机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原理》等;
开设研究生课程:《智能仪表设计》、《模糊控制》等
研 究 方 向
1、 智能测控技术及装置
2、 污垢监测理论及技术
3、 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1、论文
1. 王建国(1);改善模糊控制系统稳态性能的新方法,《自动化与仪表》1988.3
2. 王建国(1);改善模糊控制器控制品质的新方法,《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1989,1
3. 王建国(1);综合型品质自适应智能控制器的研究,《第二届全国仪表自控系统与成套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88.10,上海
4. 王建国(1);谈智能化仪器仪表的外观艺术设计,《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0,1
5. 王建国(1);超小型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电路设计,《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1,12
6. 王建国(3);智能化蒸汽湿度计的研制,《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2.7 北京
7. 王建国(1);提高电站锅炉主汽温调节品质的微机自动控制方法,《》1993,9,上海交大
8. 王建国(1);智能仪表设计中的若干原则问题,《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3,8
9. 王建国(1);CPU运行故障自动监测及处理的通用模块电路设计,《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4,1
10. 王建国(4);污垢对换热器的不可逆性的影响,《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4. 3
11. 王建国(4);转炉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4,4
12. Jianguo Wang(2),A Monitoring Model of Fouling on Both Shell-side and Tube-side Surface for Heat Exchangers, <Multiphas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September 19 1994, Xian
13. 王建国(2);24C系列串行EEPROM在8031系统中的应用,《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5,5
14. 王建国(1);单片V/F转换器LM331的电源电压抑制特性分析,《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6,1
15. 王建国(2);变热导率的测量方法,《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10,北京
16. 王建国(3);换热器最佳火用效率,《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6,12增刊
17. 王建国(1);IPC在转炉炼钢参数监测系统中的应用,《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7,6
18. 王建国(3);智能补偿式汽包水位计,《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7,6
19. 王建国(3);间接曲线拟合方法,《电工数学进展-第六届全国电工数学年会论文集》1997.10,厦门
20. 王建国(3);凝汽器冷却管积垢状态监测仪的研制,《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8,2
21. 王建国(3);DOS中严重错误中断的用户接管方法,《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8,.增刊
22. 王建国(2);多媒体体CAI课件开发的尝试,《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8,增刊
23. 王建国(2);微粒污垢剥蚀机制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1998,5
24. 王建国(2);加强计算机实验课的改革促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特刊
25. 王建国(3);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特刊
26. Wang J. G.(3), Determination of the Mean Free Path of Phonons in Fractal Media, 117th Xiangshan Science Conference, June 18,1999,Tsinghua University.
27. J. G. Wang(4), The Effect of Particle Diameter on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Disperse System, IUMRS-ICAM"99,Beijing, Jun 13,1999.
28. 王建国(2);实时监控及过程诊断专家系统设计,《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9,6
29. 王建国(1);椭圆管传热阻力特性与几何特性关联的数值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增刊
30. 王建国(4);非分形分布的不均一颗粒散体的分形特性,《第七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1999,8,11,乌鲁木齐市.
31. 王建国(4);颗粒均匀散体导热系数的分形描述,《工程热物理学报》1999,7
32. 王建国(2);换热器熵产分析方法的讨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7
33. 王建国(3);分形介质声子导热的频域问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7
34. J.G.Wang(2), A New Predictive Model For Particulate Fouling, <Understanding Heat Exchanger Fouling and Its Mitigation-II Ciocco Conference Center> Italy 1999
35. J.G.Wang(2), The Effects of Fouling on the Irreversibility of Heat Exchangers, <Understanding Heat Exchanger Fouling and Its Mitigation-II Ciocco Conference Center> Italy 1999
36. 王建国(1);利用计算机模拟颗粒自然堆积过程的数学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1999,4
37. 王建国(4);换热器热力学优化准则-驱动力均分原理《面向二十一世纪热科学研究-庆贺王补宣院士七十五寿辰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8. 王建国(1);非均匀颗粒自然堆积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0,1
39. 王建国(2);一种新型电子水处理器阻垢率的在线检测评价方法及装置,《工业水处理》2000,.3
40. 王建国(1); 等容加热式饱和蒸汽湿度监测仪研究,《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0 ,3
41. 王建国(3);分形介质生子导热的频域问题,《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7
42. 王建国(1);空气预热器积灰在线监测模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7
43. Wang J. G.(1),An Off-line Algorithm Obtaining The Fuzzy Control Table Based on Fuzzy-curve,CONTROL-2000 , MOCKBA 2000.10
44. Jianguo Wang(4), A Fractal Model for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a Disperse System of Even Particles, Heat Transfer-Asian Research, 29(7), 2000
45. J.G.Wang(1),On-line Monitoring Technique for Ash Deposits on Economizer, Heat Exchanger Fouling Fundamental Approaches & Technical Solutions, July 8,2001, Davos, Switzerland
46. J.G.Wang(4),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ouling thermal resistance on corrugated tube, Heat Exchanger Fouling Fundamental Approaches & Technical Solutions, July 8,2001, Davos, Switzerland
47. Wang J.G.(3), Optimum cycle for soot blowing of economizer in a bolier, Heat Exchanger Fouling Fundamental Approaches & Technical Solutions, July 8,2001, Davos, Switzerland
48. 王建国(4);基于积灰在线监测的空气预热器最佳吹灰周期研究《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8
49. J.G. Wang(3), On the fractal description of active nucleation site density for pool boi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1
50. 王建国(3);管式换热器积灰特性的实验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3
论著
1. 王建国,主编,《智能化仪表基础》东北电力学院自编教材,20万字,1989
2. 王建国,主编,《生自专业英语阅读》东北电力学院自编教材,13万字,1992
3. 王建国,主编,《自动化专业英语阅读教程》,东北电力学院自编教材30万字,1997
4. 王建国,入编,《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词典》,西南大学出版社,ISBN7 81022 782 3/Z.052,1995
5. 王建国,副主编,《英汉电力技术词典》,2000,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力科技专著出版资金资助)292万字 承担60万字ISBN7-5083-0048-3
6. 王建国,主编,《DCS原理及HS2000系统》电厂培训教材,51万字,2001
纵向项目:
1. 吉林省青年基金项目,智能化超高压锅炉汽包水位计的研制,王建国主持 1994 完成
2. 黑龙江省电力局项目,凝汽器换热器水垢在线监测系统,王建国(3),1994,完成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污垢热阻智能监测理论研究,王建国(3),1995-1997 结题
4. 黑龙江省电力局项目,机组效率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佳木斯),王建国(3),1998 验收
5. 国家电力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汽机排汽湿度、换热管污垢、炉管泄漏在线监测与机组整体经济性分析,王建国(2) 技术负责,在研.
6.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10572),强化换热元件污垢特性研究,王建国(3),在研
横向项目:
1. 通钢转炉计算机监测系统,王建国(2),1994完成
2. 乌钢炼钢过程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王建国(2),1995完成
3. 伊敏电厂热控技术培训,王建国(1),1996
4. 伊敏电厂热控培训教材编写,王建国(1),1996
5. 伊敏电厂技术资料翻译汇编,王建国(1),1997
6. 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DCS培训,王建国(1),1998
7. 鸡西发电厂DCS培训及热控培训教材编写,王建国(1)2000
8. 佳木斯发电厂热控新技术培训,王建国(1),2001
9. 鸡西发电厂集控技术培训,王建国(1),2001
10. 河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控新技术咨询,王建国(1)2001
11. 吉林热力总公司中继泵站及微机自动计量系统,王建国(1)2001
12. 华能大连电厂机组运行经济性在线监测系统,王建国(1)2002
获奖项目:
1. 热工测量仪表CAI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吉林省优秀CAI课件二等奖,王建国(2),1998
2. 高校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吉林省优秀CAI课件三等奖,王建国(2),1998
3. 自动化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吉林省教委1998重点项目,王建国(1),东北电力学院2000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4. 自动化专业微机类课程及实验的整体优化研究,王建国(3),东北电力学院2000年教学成果二等奖
5. 热力学优化及其在设备热设计中的应用;王建国(3);2000年 吉林省科技进步2等奖。
鉴定项目:
1、 换热设备污垢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王建国(3);鉴定单位:吉林省科技厅,2001年10月25日,吉林省技术成果证书,号码:2001062-03。
专利:
1、 实用新型专利
湿度测量探针;王建国(2)专利号:ZL 99 2 43391.6;证书号:396019
2、 实用新型专利
水处理技术阻垢效果在线监测装置;王建国(4)专利号:ZL 00 2 42841.5;证书号:439895
13.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级经济师。1972年5月参加工作,曾任上海美星无线电厂团总支书记,上海电视调谐器厂车间党支部书记,上海永建录音器材厂党支部书记,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合作联社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兼上海新联仪表电子公司总经理,上海仪联资产经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电子仪表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上海仪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现任长发集团公司市场发展部(筹)负责人、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14.吉林艺术学院教授1964年生于长春,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吉林艺术学院现代传媒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油画“藏区”获中、韩美术作品展金奖,油画“都市时尚”获吉林省美术作品展铜奖。作品曾在香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展出。1999年参加巴黎美术学院宾卡斯教授的培训班,多次与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芬兰、韩国、日本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活动。
长春市政协-委员;吉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长春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中山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美术家协会;
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15.北京市文史馆副馆长男,汉族,1945年11月出生,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1970年后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门头沟雁翅中心卫生院任医师,1975年后在门头沟卫校任教导主任,1983年后在门头沟卫生局任副科长,1985年在门头沟卫校任校长,1988年后在门头沟卫生局任副局长,1991年后在市政府文教办任处长,1995年在市政府办公厅任处长,2000年后在市政府办公厅任助理巡视员。2002年任室、馆党组成员,市政府参事室副主任。2003年任文史馆副馆长。
16.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所长1962年12月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考取本校硕士研究生,进行非电解质溶液的结构和热力学研究。1988年7月获硕士学位后到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工作,1991年9月考入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彭少逸院士和陈诵英研究员指导下开展沸石分子筛中吸附、扩散和形状选择反应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1995年9月取得博士学位。1996年作为洪堡学者,赴德国Erlangen-Nuremberg大学第一工业化学研究所工作,继续进行分子筛结构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山西煤化所副所长、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燃料化学学报》副主编,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表国际期刊论文70余篇。主要开展催化剂结构、性能和烃催化转化新过程等领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近五年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1) 国家973项目,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的基础研究-重油催化反应历程的分子模拟和实验研究,2004.9-2009.8,课题负责人。
(2) 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能源发展中的若干关键化学科学基础问题,2005.3-2008.2,项目负责人。
(3) 国家973项目,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天然气经合成气制甲醇和含氧化合物,1999.10-2004.10,参加。
(4) 中科院“百人计划”,沸石分子筛结构、性能及在催化中的应用,2001.1-2003.12,项目负责人。
(5) 国家基金,分子筛中吸附的实验与分子模拟研究(20073057),2001.1-2003.12,项目负责人。
代表论文:
1. M. Dong, G.F. Wang, Z.F. Qin, J.G. Wang, T. Liu, S.P. Yuan, and Haijun Jiao.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Co2+ and Mn2+ Incorporation into Aluminophosphates by in situ XAFS and DFT Computation, J. Phys. Chem. A, 2007, in press.
2. S.W. Chen, Z.F Qin, X.F. Xu, and J.G. Wang,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alumina–supported vanadia catalysts for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arbon dioxide, Appl. Catal. A: General, 2006, 302(2): 185–192.
3. S.P. Yuan, J.G. Wang, Y.B. Duan, Y.W. Li, and Haijun Jiao, An ONIOM2 study on pyridine adsorption in the main channels of Li- and Na-MOR, J. Mol. Catal. A: Chem., 2006, 256 (1): 130–137.
4. N. Jiang, S.P. Yuan, J.G. Wang, Z.F. Qin, Haijun Jiao, and Y.W. Li, An ONIOM study of amines adsorption in H-[Ga]MOR, J. Mol. Catal. A: Chem., 2005, 232(1–2): 59–67.
5. Z. Tian, Z.F. Qin, M. Dong, G.F. Wang, and J.G. Wan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lkylation of benzene with propene over HBeta zeolites in different phases, Catal. Commun., 2005, 6(6): 385–388.
6. H.Q. Zhu, Z.F. Qin, W.J. Shan, W.J. Shen, and J.G. Wang, Low 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CO over Pd/CeO2-TiO2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pretreatments, J. Catal., 2005, 233(1): 41–50.
7. J. Ren, C.F. Huo, J.G. Wang, Y.W. Li, and Haijun Jiao, Surface structure and energetics of oxygen and CO adsorption on α-Mo2C(0001), Surf. Sci., 2005, 596(1-3): 212-221.
8. R.Z. Zhang, Z.F. Qin, M. Dong, G.F. Wang, and J.G. Wang,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over CoAPO-5 molecular sieves, Catal. Today, 2005, 110(3-4): 351–356.
9. S.P. Yuan, W. Shi, B.R. Li, J.G. Wang, Haijun Jiao, and Y.W. Li, A theoretical ONIOM2 study on pyridine adsorption in the channels and intersection of ZSM-5, J. Phys. Chem. A, 2005, 109(11): 2594-2601.
10. H.Q. Zhu, Z.F. Qin, W.J. Shan, W.J. Shen, and J.G. Wang, Pd/CeO2-TiO2 catalyst for CO oxid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a TPR study with H2 and CO as reducing agents, J. Catal., 2004, 225(2): 267-277.
11. A.L. Sun, S.W. Chen, Z.F. Qin, and J.G. Wang,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arbon dioxide over alumina supported catalysts, Catal. Today, 2004, 93-95: 273-279.
12. A.L. Sun, Z.F. Qin, S.W. Chen, and J.G. Wang, Role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coupled with water-gas shift, J. Mol. Catal. A: Chem., 2004, 210(1-2): 189-195.
13. Z.F. Qin, J.G. Liu, and J.G. Wang, Solvent effects on higher alcohols synthesis under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a thermodynamic consideration, Fuel Process. Technol., 2004, 85(8-10): 1175-1192.
14. Z. F. Qin, J. G. Liu, A. L. Sun, and J.G. Wang*, Reaction coupling in the new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tyrene from ethylbenzene, Ind. Eng. Chem. Res., 2003, 42(7): 1329-1333.
15. G.F. Wang, Z.F. Qin, J.G. Liu, Z. Tian, X.L. Hou, and J.G. Wang, Crit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acting mixture in the alkylation of benzene with propene, Ind. Eng. Chem. Res., 2003, 42(25): 6531-6535.
16. S.P. Yuan, J.G. Wang*, Y.W. Li, and Haijun Jiao, Br?nsted acidity of isomorphously substituted ZSM-5 by B, Al, Ga and Fe. Density functional investigations, J. Phys. Chem. A, 2002, 35(106): 8167-8172.
17. A.L. Sun, Z.F. Qin, and J.G. Wang, Reaction coupling of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with water-gas shift, Appl. Catal. A: General, 2002, 234(1-2): 179-189.
18. J.G. Liu, Z.F. Qin, and J.G. Wang, Methanol synthesis under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calculations of equilibrium conversions by using the Soave-Redlich-Kwong equation of state, Ind. Eng. Chem. Res., 2001, 40(17): 3801-3805.
17、攀枝花市西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笔名艺毅,男,汉族,出生于1960年,重庆市潼南县人。系中国乡村田园画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攀枝花市西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政协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委员。
1975年至1978年毕业于重庆潼南师范学校;1978年至1989年在潼南县任教;1986年至1989年在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函授毕业;1989年至今在西区文化馆任美术干部。...
1991年作品版画《小兰的天地》入选四川省第二届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美术干部作品展;
1999年作品国画《秋之歌》入选1978年至1988年《中国美术选集》;
另有作品入选《画集》十余部、发表作品数十年,出版有个人专集《王建国画集》。
18.大兴区少年宫书画部长男,1953年生人。1969年去黑龙江插队,10年间自学美术,1979年返京后,跟张大千门下金煜先生学习中国山水画,曾求学于刘炳森、梁树年等名家。86年到大兴区少年宫任中国画教师、书画部长至今。
教学期间在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进修3年,画艺有进。20多年来,去过许多名山大川、山寨石城写生,画的内容更为广泛,画山、画海、画小溪、画山寨、画民居,画风有写意的,也有较为写实的,参加各类比赛,曾获“中国劳动者杯”名奖,“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展赛”金奖等奖项,多幅作品收入《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中国美术家》,《中国当代百人书画》,《中国翰墨名家作品博览》等集,部分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和外省美术馆等地展出,还有部分作品被外国友人收藏。
教学17年来,大部分经历投入教学之中,所教学员近5000人,有几百人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金奖30,银奖35,铜奖48;国际级特级金奖6,金19,银奖34,铜奖43。有3名学员因美术成绩优秀被评为“北京市十佳中学生”,有四五十名学员被专业美术院校录取。多次被大赛组委,评为“优秀园丁奖”等奖,去年又被中国教育部评为“优秀辅导一等奖”。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分会会员,北京美术教育协会会员,中日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江都画院特聘理事,北京南海画院理事,大兴区政协委员等职。
19.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片摄影师1944年8月生,山西省沁县人。1961年8月入伍,1965年12月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历任摄影助理、摄影师。从事电影摄影工作25年,拍摄的影片主要有《简易通讯》、《军用索道桥》、《汽车基础驾驶》、《班防御》、《单兵进攻》、《坦克冬季保养》、《军校生活》、《战场侦察》、《机械化连反空降》、《螺旋》《大决战》等20余部。其中《单兵进攻》获全军优秀影片奖。熟悉电视录相业务,有《万无一失》、《他们和她们》、《O型螺旋》等10部录相片。编、导、摄的《芳草情》获1986年科委系统创作一等奖、1987年四川台电视剧二等奖。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20.甘肃经天地律师事务所律师毕业于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系,甘肃经天地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曾在甘肃某国家机关工作,现任甘肃经天地律师事务所诉讼业务部部长,重大刑事案件、人身损害赔偿及劳动法律业务律师团成员。先后担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经济与法》《律师说法》栏目特邀律师,《西部商报》“造富工程”(第三届)特邀专家团律师,甘肃省兰州市电信局“法律服务热线”专家团律师,兰州金桥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法律服务团律师,兰州市商标协会商标维权中心律师,并多次接受《西部商报》、《兰州晚报》等新闻媒体的邀请,对重大疑难案件及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进行点评和解答。
21.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1962年出生,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市工美术学会会员,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从事景泰蓝专业设计27年。
获奖及代表作品
1988年《图腾》全国旅游装饰学术展示会 优秀作品
1996年《文房用品五件套》北京优秀工业设计 金奖
1999年《北京四合院》北京优秀工业设计 银奖
2000年《傣家》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 优秀创作奖
2000年《华夏系列》 中国昆明国际产品开发设计 一等奖
2001年《抽象人物》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 铜奖
2003年《独钓寒江雪》首届北京工艺美术展 铜奖
2005年《抽象五彩三件套》第二届北京工艺美术展 银奖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8月生,大学专科学历。
1976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陆军第201师炮兵团二营战士、军械员兼文书、班长、排长、营部书记、团司令部副连职保密员;市纪委办公室秘书、办公室副科级检查员、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室主任、执法监察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市经贸纪工委书记、党工委委员;2005年4月至今任市经贸委副主任、党工委委员。
领 导 分 工
负责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环保产业发展、公路“三乱”治理、能源监测、散装水泥推广、报废汽车更新改造、仓储和熏蒸等方面的工作。协助陈安忠同志管理党工委办公室、委安全生产办公室及计划生育工作。分管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科、交通与物流科、市铁路道口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协会、市能源监测站、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市熏蒸管理所。
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男,河北容城人,中共党员,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1981年12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2001年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学院博士后出站,在美国wisconsin university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从事过博士后研究。
现从事的主要研究学科为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理论、找矿勘探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
近年来,用gis理论与技术进行金矿盲矿体深部预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在internetgis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并将成果拓展到城市交通管理计划、环境研究计划和政府管理计划等领域。
近十年来,对吉、辽、冀、鲁、内蒙东部的有关金矿带、金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有关基础地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组织完成了国家黄金局“八五”攻关项目《红花沟金矿综合地质勘查工程》,山西义兴寨金矿,山东金岭金矿,河北东坪金矿等金矿的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等多项科研工作,并组织完成了冶金部有偿资助金矿床理论研究项目-《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循环热液场金成矿模式研究》。 在国内外刊物、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六十余篇论文,发表专著多部。
获1994年度冶金部教改三等奖、1996年国家黄金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冶金部黄金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4年被授予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拔尖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24.内蒙古农业大学副研究员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12月1日
学历:大学本科
学位:学士
毕业院校:内蒙古农业大学
所学专业:兽医学
职称:副研究员
主要简历
1983年9月--1988年7月,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学习;
1992年9月--1994年7月,内蒙古大学动物学专业修完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
1988年7月--现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工作;
学习工作经历
1996年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植物营养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南京农业大学完成。1989年-2004年在河北农业大学任教,1999年晋升教授。2004年调入内蒙古大学,现任生物系主任。2001年-2002年在日本名城大学农学部从事“植物逆境胁迫分子应答”合作研究。2006年-2007年在日本冈山大学药学部从事“药用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合作研究。2002年、2006年先后参加在加拿大多伦多和韩国首尔召开的第26届和27届国际园艺学大会。
发表的主要论文
1、王建国等、1996.1、实验小鼠寄生虫感染检测、《内蒙古大学学报》
2、王建国等、1997.3、山羊手术法胚胎移植对供受体母羊重复使用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
3、王建国等、2003.1、牛胚胎移植信息管理系统(ETMIS)的建立、《内蒙古大学学报》
4、王建国等、2004.10、受体牛发情方式与黄体等级对移植IVF胚产犊率的影响、《中国畜牧兽医》
5、王建国等、2004.8、受体因素对牛IVF胚胎移植妊娠率影响的研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
6、王建国等、2006.9、奶牛X性控冻精应用研究、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主持的科研项目
1、内蒙古科研条件与管理重点项目(2004-2006):Wistar-Imamichi大鼠生物学特性研究
2、国家“863”计划项目“内蒙古白绒山羊舍饲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子课题(2005-2008):内蒙古白绒山羊腹腔内窥镜法胚胎移植技术研究
3、国家“863”计划项目“内蒙古白绒山羊舍饲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子课题(2005-2008):内蒙古白绒山羊精子分离与应用技术研究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1、内蒙古“八.五”重点攻关项目(1991-1996):高产优质白绒山羊现代生物技术繁育;
2、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992-1995):利用体外受精技术进行绒山羊试管内杂交育种研究;
3、国家“863”计划项目(1991-1995):牛体外受精(IVF)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国家“863”计划项目(1994-2000):中国北方良种牛IVF技术的中试开发;
5、国家教育部中澳合作项目(1997-1999):利用IVF技术实现牛的遗传改良;
6、内蒙古种子工程项目(1998-2000):内蒙古良种肉牛的开发研究;
7、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2006):内蒙古白绒山羊舍饲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
8、(2004-2005)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于2005年9月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9、体细胞克隆牛与转基因克隆牛研究(于2006年4月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获奖情况:
1994年:获内蒙古大学光华奖学金二等奖;
1999年:
1、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获内蒙古畜牧厅畜牧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3、获内蒙古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获美国杜邦公司和国家科技部联合颁发的2001年度杜邦科技创新奖;
2004年:获内蒙古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2006年: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5.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中美新市场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转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有着二十余载海外求学,从教,经商的丰富经历,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莫纳什(MONASH)、新南威尔士(NSWU)等大学任教。曾任香港华润公司和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同时担任多家企业的独立董事,被选入 BARON’S《新世纪全球500名领导者》,进入《MARQUIS世界名人录》和《全澳大利亚亚裔名人录》。
26.大众日报社记者

男,汉族,1976年8月出生,山东省汶上县人,山东大学在职MPA学员,2000年7月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进入大众日报社工作。1997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任大众日报编辑、记者。曾采访过第二届APEC投资博览会、首届中国电子家电博览会、潍坊国际风筝节等重大国际经贸活动。作品曾获全国省、市、直治区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山东省对外传播奖一等奖等奖,发表《地方对外新闻报道的理念与实践》等论文。
27.山东世纪华都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董事长男,汉族,1969年7月生,大学学历,建筑经济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山东世纪华都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同志1998年通过考试成为国家第一批专业注册造价工程师,2004年被推荐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潍坊市委员会,他带领公司上下,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公司每年纳税额都在20万元以上,累计向国家纳税150多万元。公司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投资者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先后获得“潍坊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潍坊市民革优秀党员、民革山东省委“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奎文区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第九届"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正式候选人.
28.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技师男,汉族,1953年生,哈尔滨市人,高级技师,中共党员,现任热能环保工程系焊接专业实习指导教师。
1995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历任锅炉车间主任、生产调度、锅炉车间主任、生产科长、总调度、生产支部书记等职。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29.辽宁大学教授男,博士,教授。198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分析化学专业,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工作。1991年被评为检验师,1996年被评为副主任检验师,2003.8在出站时被评为研究员。曾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为:模拟生物膜电化学,神经递质电化学。
主讲课程为:仪器分析,色谱,分析化学实验。
30.安庆市水利局局长

王建国,男,汉族,安徽蒙城人,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55年2月生,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分管工作:主持全面工作,分管人事科,联系市水利学会。
31.宿迁市委书记、市纪委书记

王建国[1],男,1958年2月出生,汉族,江苏南京市人,大学本科文化,197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宿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1976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部队战士、副班长、班长,南京市机械研究所政工科干事、副科长;江苏省纪委办公室、教育室副科级纪检员,江苏省纪委干部室正科、副处级纪检员、副主任(正处级),2003年4月任江苏省纪委办公厅主任(副厅级),2004年1月任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2008年5月任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2009年7月任中共宿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