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990018
品种名称:特籼占13
选育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特青2/粳籼89。
省级审定情况:1996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是早籼中迟熟优质高产品种,全生育期在广东早造125天,晚造110天。株高95厘米左右,植后前期生长旺,出叶快,叶姿稍弯,叶色鲜明较浓绿,生长中期植株长势稳健,叶片向上挺举,叶肉厚,叶色浓绿。抽穗快齐,穗数、穗重兼顾协调,穗大粒多,穗颈稍长,穗型纺锤,谷粒饱满长大,千粒重20.5克。早造亩有效穗数20--21万,穗平均总粒数176--185粒,结实率81--85%。糙米率80.9%,精米率74.9%,整精米率69.2%,胶稠度61毫米,垩白率4.0%,垩白度0.4%,直链淀粉含量25.6%,蛋白质含量9.8%。米质外观广东省评定为早造特二级。叶瘟0-4级,穗瘟5-7级,白叶枯1-5级。
产量表现:1995--1996年参加全国南方常规中稻中熟组筛选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67.18公斤,比对照珍桂矮1号增产6.45%。栽培技术要点:1、特籼占13是早晚兼用品种,耐肥抗倒、适应性广,一般田类均可种植,中上肥田或肥田种植增产更显著。早造种植比晚造种植更好。2、适期播植,一般早造秧龄28天,晚造15--18天。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量施用幼穗分化肥,促进穗大粒多。4、抽穗至黄熟期,田面保持湿润,不能过早断水(特别是晚造),以免影响谷粒充实度。5、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该品种属早籼中迟熟常规稻品种,全生育期早稻125天、晚稻110天。该品种表现优质高产,穗大粒多,耐肥抗倒,米质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宜在华南双季稻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经审核,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