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峰作品长篇四部体小说,英文译名: Never end,never hurt
创作过程“《维以不永伤》起笔于二○○二年十二月,虽然在这之前我已经有两次试着去写第一部,还写了一些与此有关的短篇,但是真正动笔的时候,第一次写长篇的各种痛楚及疲惫依然如夜色中的乌云在我的上方挥之不散。完成的字迹分别留在四个城市,最后于二○○三年五月初在长春定稿。我后来又写了一个长篇和若干短篇,但已没有哪一次的记忆能比这次的更为深刻。写作的过程中我常常在幻想,在结束的那一天我会以怎样的兴奋来庆祝这刚刚走过的漫长之旅。然而四月底的SARS打乱了我所有的计划。我离开自己的学校,偷偷地分别躲进两个朋友所在的大学,写了第四部的第九章到第十二章,之后接连被那里的保安赶了出来。回到长春的第一夜我完成了最后一章——第十三章。然后我双手摊在桌上,看着前方的壁钟,呆呆的,什么感觉也没有,仿佛我的感情已被此书点点吞蚀掉。”
“维以不永伤》第一部去年七月发表在《布老虎青春文学》第一辑中,第二部发表在由媒体所吹捧的“80后实力派五虎将”——听起来这是个莫名其妙的称呼——的一本合集里,第三部去年年底发表在上海的一本各色人的文集中,第四部的前七章发表于今年三月到五月的《萌芽》。”(摘自《维以不永伤》序)
导读“题目借取于《诗经·卷耳》,原意是那些行军在外的男人只能依靠饮酒来摆脱思念亲人的痛苦。到了这本书里意思变为:只有把这件事写下来,才不至于永远地伤怀。十几个不同性格的人物依次走进小说之中,前后跨度为三十余年,或许还会再久一些。显然一桩命案的发生使第二十年成为本书时间的核心。整部长篇被肢解为五个不同文体的中篇。这样写可以由您所好来选择翻开此书先读哪一部。如果您对情节性强的故事感兴趣,小说的第四部将向您讲述三种让人心酸的爱情;结构纷杂叙述转换稍显频繁的第三部会给您带来领悟小说技巧和体验阅读快感的乐趣;要是您更偏爱侦探小说,当然可以先去阅读第二部的一至十;第二部的1—10应该会给您一种伦理道德上的震撼;然而首先阅读第一部则基于一个不可剥夺的理由,因为这是您了解《维以不永伤》全貌的入口。”
在80后作者中,蒋峰绝对是个“异数”。其传奇性的经历,对外国小说的痴迷阅读,铸就蒋峰小说的独特魅力。写出最出色的华语小说是蒋峰的志向。《维以不永伤》是他20岁完成的作品,是他献给大家的最好礼物,充满了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是80后作者作品中少有的重磅之作。
“希望是这样的,——我们总是抱着美好的愿望,有时甚至是奢望——随着这本书的出版,我们会在伤痛的同时找到这些伤口。然后我们小心翼翼地,试着去愈合。”
维以不永伤出处《诗经·周南·卷耳》,全诗及注释如下: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1]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2]
我姑酌彼金櫑,维以不永怀。[3]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4][5]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6]
作品注释
注释:
出自诗经·国风·周南。
卷耳:野菜名,嫩苗可当菜吃
[1]寘:同置
[2]陟:登高。
虺颓:音灰颓,疲惫
[3]寘:酒尊
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兕觥:音四公,犀牛角制的大酒杯
[4]砠:音居,有土有石的山丘
[5]砠:音途,疲病。
[6]痡:音扑,疲病。
译诗如下:
采呀采呀卷耳菜,不满小小一浅筐。
心中思念我丈夫,浅筐丢在大道旁。
登上高高土石山,我马跑得腿发软。
且把金杯斟满酒,好浇心中长思恋。
登上高高山脊梁,我马病得眼玄黄。
且把大杯斟满酒,不让心里老悲伤。
登上那个乱石岗,马儿病得躺一旁,
仆人累得走不动,怎么解脱这忧伤!
朱熹认为: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现认为此说过于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