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格”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是北魏末年出现的。《魏书·出帝纪》载,太昌元年(532)五月丁未诏曰:“可令执事之官四品以上,集于都省,取诸条格,议定一途,其不可施用者,当局停记。新定之格,勿与旧制相连,务在约通,无致冗滞。”“格”是从魏晋的“科” 发展而来的,是魏晋以来法律形式的一大变化。《唐六典》卷六注说:“后魏以格代科,于麟趾殿删定,名为《麟趾格》。”《麟趾格》撰成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 (541),同年班于天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