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打草谷,辽代常见的语词。

辽初,军队出征,「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辽史·兵卫志上》)。这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被辽人称作「打草谷」。会同十年(947年),辽太宗灭后晋,领兵进入开封(今属河南),有意留居中原,但是不久即撤军北返。辽太宗被迫班师的主要原因是:「纵兵掠刍粟」,即打草谷。由于进驻中原的辽军四出打草谷,中原人民不堪忍受,纷起反抗,使辽军在中原难以立足。辽中、后期,对军队后勤保障方面有所重视,在边境地区设置屯戍之兵,种植粮食,供给军饷。以后,在战争中,辽军打草谷的现象虽然没有完全绝迹,但是纵兵大掠的作法已不多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