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名称拉丁文学名:Merops leschenaulti
英文名 Chestnutheaded Bee-eater
外性特征黑胸蜂虎是小型鸟类,体长20一21厘米,体重25—26克。前额的基部有一条细的黑线延伸到两侧,然后变粗,并且沿着眼先经过眼睛和眼下到耳覆羽。前额、头顶、枕部、后颈和上背为栗色,肩部辉暗绿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为淡蓝色,尾上覆羽呈暗绿色。尾羽为绿色,外侧尾羽的羽缘和尖端缀有黑色。中央尾羽不延长,尾羽呈深叉状。初级飞羽和外侧的次级飞羽的尖端为黑色,其余的翅膀表面为暗绿色。飞羽的基部富有棕色,在翅膀的下面形成一个大的斑块。颏部、喉部、前颈和颈侧为淡黄色,到上胸部变为淡栗棕色,其后有一个黑色和黄色的横带,胸部以下为浅绿色,尾下覆羽为蓝绿色。虹膜为朱红色,嘴为黑色,脚为暗褐色或石板黑色。
濒危等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分布范围黑胸蜂虎在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南部、西部和东部。
黑胸蜂虎主要栖息于林缘、稀树草坡等开阔地方,常成群活动。群体由10余只到近百只个体组成。多在空中飞行和捕食,并且伴随着合有颤音的鸣叫声。有时也站在树顶枝上。
生活习性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繁殖期为4一6月。通常营巢于林中河岸的土崖上,成对繁殖。自己掘洞为巢,巢为隧道状,直径为5—8厘米,长度随着土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易于挖掘的地方,有时隧道长达1—2米,在土质较硬的地方,隧道的长度则仅有15—20厘米。每窝产卵5—6枚,白色,卵圆形。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雏鸟为晚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