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音】:lín xué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林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它是在其他自然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森林是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但它与其他矿藏资源不同,是可以更新和再生的自然资源。
森林除了能直接为人类提供木材、能源和多种林副产品外,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对于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都具有重大作用。
世界林业科学的发展,大体在l9世纪和20世纪初。德国的林业科学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此后,北欧、北美和苏联等国家的林业科学研究也有了很快发展,从而带动了林业科学在世界内的全面发展。我国林业及森林经营历史虽然可追溯到尧舜时代,但由于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严重束缚了科技的发展,林业科技研究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世界林业先进国家。解放前,只有少数几所农学院和农业专科学校开设有林学课程。解放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林业科技事业才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们己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林业教育和科研体,培养了大批不同层次的林业科技人才,在林业科学和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大量成果。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也日趋全面,不仅要求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经济效益,而且随着人类的生活和文化科学的发展,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亦日益增高。实现森林资源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扩大无林少地区的森林覆被和城乡的绿化面积,建立游憩林场、森林公园等,以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多方面需要是今后林业科学研究的总趋向。因此,林业科学所要解决的理论和生产实践问题很多,牵涉的面很广,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只有不断深化相关关学科和专业的研究,进行多学科合作,才能有效。
林业科学中所设的各个学科(专业),有的侧重基础理论,有的则以应用技术为主,但相互间又有密切关系,各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都将促进邻近学科的进一步深化,围绕科学培育和经营森林资源。建设森林生态保障体系和林业的可待续发展的总任务,发挥各自的作用。林木遗传育种学是研究林木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对森林实行遗传管理和对林木进行遗传改良,建立空间培育林木良种和繁育的技术体系;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营造和抚育更新的理论和技术,生态学、土壤学和遗传学是森林培育的重要基础理论;森林保护学是关于森林病虫害及春有害生物防治理论与技术,肩负保护森林的重要任务;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区划、调查、评论和讨论为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并扩大知识面。
高校情况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林学是农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其中一个二级学科(学科编号0907),林学这个二级学科下属有有七个学科,分别是: 林木遗传育种 、森林培育 、森林保护学 、森林经理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内开设有林学专业的高校有30余所。有:北京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林学院、福建农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南林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贵州大学、青海大学、延边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