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漏面
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北京抻面、山西刀削面齐名。河漏面的叫法多种,如河捞、疙豆、河漏子等,是北方古老的大众面食。在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均有其踪迹,是城乡人民最喜爱吃的面食,制作简单,吃法与口味多样,但制作时必需要有特制的河漏床。把和好的面投入特制的河漏床(中间有圆洞,下方有孔,上面有与圆洞直径相差略小的木柱圆形头伸入洞中挤压)迫使面从下方均匀的孔内下到锅里,整个河漏床用杠杆原理,横跨锅上。待面压到一定长度,用刀从下方把面条截断,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这种面,操作简便,速度快,适宜于集体食堂食用,吃着筋滑利口 。
河漏面是山西人的家常面食,因此许多家庭、饭店、小吃摊及机关食堂均备有河漏床,现已改用小型的河漏机操作了,河漏面大多用面粉、荞麦粉、高粱粉或杂粮粉制作,在王桢的<农书:荞麦>、清朝的<阳曲县志>均载有「河漏」之词,其他如清朝蒲松龄<日用俗字>中也有「压如麻线细」,可见这种是何等精致:名著<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也曾写到「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汤温和大辣酥」,这河漏子就是河漏面。 河漏面所用的设备(河漏机)与面条的外型及其制作方法,与台湾的米苔目、油面及日本的乌龙面非常相似(由它们的读音),根据判断,它们应有极为相近的血缘,不同之处则因主食习惯、物产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