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简易的筑墙方法,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如黏土
2、用干打垒方法筑墙所盖的房。
另外,干打垒在语言意义上还只一种精神,在企业实力中也有这种隐喻,就赞不介绍了。
干打垒精神
指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广大职工因陋就简,解决居住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六个传家宝”之一。1960年3月到5月,4万多人的石油会战队伍,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集中到荒无人烟的大草原,居住条件十分困难。这年9月初,西伯利亚的寒流提前袭来,但由于打油井、铺油管、筑道路、造油库、修厂房等工作紧张,油田广大职工仍住在帐篷或活动板房里。面对这种情况,会战领导机关果断地决定:①不管西伯利亚寒流如何凶猛,不管冬天何等严寒,会战的队伍,一定要像解放军在战场上一样坚守阵地,在大庆油田上一支队伍也不许撤走,钻井一刻也不能停,输油管一寸也不能冻,人一个也不能冻伤。②由油田基建指挥部,迅速调查总结当地群众打干打垒的施工方法,油田设计院提出干打垒的标准设计,供应指挥部准备木房架、苇席、油毛毡及少量砌炕口的红砖。③各级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充分发动群众,在搞好当前生产的同时,抽出一切可能抽出的人员和时间,开展一个“人人打干打垒”的群众活动。在各级领导的动员和组织下,一场过冬突击战很快在整个油田展开。各基层单位建立了干打垒专业小分队,下班的职工包括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也都积极参加,动手挖土打夯,终于赶在大冻之前,建成了3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解决了职工安全过冬问题,缓解了职工住房困难,保证了石油大会战的进行。后来大庆的职工和家属,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自己动手,大盖干打垒,建设工农村。从职工住宅到办公室,从幼儿园、学校到卫生所、医院,从商店到农副产品加工作坊,几乎都是干打垒。当年到过大庆的同志都说:“看到干打垒,就像看到了当年的延安窑洞;来到了大庆,就好像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庆根据邓小平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大油田的指示,从生产实际出发,逐步建起了楼房,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尽管干打垒在油田上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干打垒精神所体现的创业精神仍在鼓舞人们艰苦奋斗。
○本报记者张双华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一的“干打垒”精神,体现了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广大干部职工因陋就简,解决居住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今天由1205钻井队第二任队长张学贵为我们讲述“干打垒”精神的由来。
大庆油田原是以畜牧为主的嫩江草原,远离大中城市,村落也很稀疏,而且没有公路网,气候酷寒,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
1960年3月份到5月份,4万多人的石油会战队伍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集中到荒芜人烟的大草原上,居住条件十分困难。
“在如此严寒的地区,集中众多的职工和大量的设备,没有可靠的御寒手段,就可能冻伤大批的人,甚至会冻死人,也可能冻坏大量的设备。若遇上当地群众都害怕的‘大烟炮’的暴风雪,就可能使会战陷入全局瘫痪。”张老回忆当时严峻的形势。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向会战指挥部提议,如果冬天实在过不去,可以在入冬前,把队伍和设备撤到哈尔滨、长春、沈阳、抚顺等地,来年春天再开上来。”
“对此,余秋里后来回忆说:‘我权衡再三,感到不能走这条路。因为如果这样做,会战的有效工作时间,一年只有6个月左右,党中央批准的这场大会战,就会变成拉锯战或消耗战。势必推迟油田开发的时间,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困难。’”
“当时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向余秋里和康世恩建议:有一种办法,就是搞东北老乡那种‘干打垒’。这种房子,一可以就地取材,二可以人人动手,来得快,三可以节省木材,四是冬暖夏凉。所谓‘干打垒’,就是北方农村都有的、最简便的用土作原料建筑的房子。”
“会战指挥部为此派出了一批批建筑设计、施工技术人员,深入到附近的城镇、村落,尤其是找民间木瓦匠,调查居民建筑的用材、设计、施工情况,发现附近城镇除主要公用建筑为砖木结构外,居民建筑主要是砖框土坯房和‘干打垒’。”
“经过调查研究,会战指挥部决定采用‘干打垒’方案,发挥人多的优势,发动广大职工建造‘干打垒’房屋,渡过难关。”
“会战指挥部动员全油田各单位从6月1日开始,采取组建部分专业队伍和广大职工义务劳动自建相结合的形式建筑‘干打垒’房屋。专业队伍主要负责开赴林区拉运木材、加工门窗、制造施工工具、打羊草绺把子。”张老说。
“建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难以尽述。进大兴安岭拉运木材的运输队,冒着严寒,跋山涉水,自己收集木材,吃冷馍、喝凉水,战泥泞,千里迢迢,拉出了大量的木材;采油、水电、机械加工等工种采取一部分人一人顶两人的岗位,挤出一部分人突击‘干打垒’;钻井队伍和各级机关、科研、设计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干工作,业余时间搞‘干打垒’。”
“由于群众发动充分,各级领导干在前面,上上下下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了。从6月份全面铺开,到9月底为止,历时120天左右,全油田完成了近10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住房,真正实现了会战指挥部提出的‘人进屋、机进房、车进库、菜进窖’的目标。这些‘干打垒’房屋,都有火墙或火炕取暖,用天然气做饭,电灯照明,并装有公用的自来水龙头,基本适应了生活需要,保证了石油大会战的进行。”
“随着油田生产建设的发展,油田逐渐建起了楼房,‘干打垒’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干打垒’精神所体现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仍在鼓舞着大庆人。”张老深有感触地说。 (大庆油田报)